南韓政權真空期 難送川普「大禮包」關稅烏雲揮不去

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風波,4月4日遭彈劾,確定下台,其造成的政壇動盪和權力真空,將持續到6月。
尹錫悅遭彈劾停職,讓南韓深陷政治動盪。這段期間南韓群龍無首,川普卻對各國祭出對等關稅,在談判關鍵期,南韓先派出外長趙兌烈利用慕尼黑安全會議與美國務卿魯比歐舉行雙邊外長會談,再由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次官補朴鍾元訪問華府,與美國貿易代表署等相關部會官員會談。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分析,類似的重大談判,通常透過領導人間的直接對話與送上「大禮包」來爭取成果,很難透過「由下而上」的方式完成,如日相石破茂日前訪美,就開出對美投資增至1兆美元的支票,和川普折衝。
首爾政治異常 美不願通話
但自川普就任以來,南韓政府還未有人能與川普直接通話。朝鮮日報報導,尹錫悅停職後由總理韓悳洙代理總統,但韓悳洙又因拒絕任命憲法法院法官等問題遭國會彈劾停職,一度由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崔相穆代理總統,3月24日韓悳洙彈劾案遭憲法法院駁回才讓他復職。首爾政治情勢異常,是美方不願安排川普與韓方領導人通話的原因。
日相石破茂2月6日已赴華府與川普會面,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施凱爾、印度總理莫迪也先後赴美會見川普,相較之下,南韓領導人與盟邦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是南韓繼中國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夥伴。2024年出口至美國的金額達1278億美元,成長11%,並創下連7年的歷史新高。對國內生產毛額近40%來自出口的南韓而言,與華府層峰難以直接溝通,形同災難。
這段期間,美國正加強對南韓施壓。川普3月初在國會演說時稱「南韓的平均關稅是美國四倍」,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只能發聲明隔空對川普喊話,表示「南韓自美國進口的商品關稅稅率實際上趨近於0%」。
另一個問題是,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24年美國對南韓貿易逆差達到660.1億美元。在川普眼中,貿易逆差就是美國吃虧,南韓缺乏與川普直接溝通管道,比其他貿易逆差國更為不利。
面對總統缺席,南韓恐難完成期盼的談判目標。曾任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現為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的呂翰對韓聯社說,南韓目前由代理總統當家,較難直接向川普溝通爭取。
晶片法存廢 韓企只能乾等
美國除了對進口鋼鋁徵收25%關稅,還打算對南韓出口至美國的最大宗產品汽車課徵關稅,南韓主要收入來源晶片產業也壟罩著關稅烏雲。另外,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在美國投資設廠總額約400億美元,原本依拜登時期的晶片法受惠於美政府補貼,但川普3月呼籲廢除該法,讓三星等企業只能焦急等待最終結果。
川普近來力勸南韓與日本投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計畫,為安撫美國,南韓考慮參與。但總額達440億美元的計畫將帶給南韓政府沉重負擔,讓許多人反對。
川普喜歡和能夠作主的強勢領袖交易,南韓卻是代理總統看守格局,無法拍板重大政策,因此遭美國冷落,而南韓汽車、晶片等主要產業又成為美國關稅打擊目標,讓南韓陷入挨打卻不能當面向川普解釋的不利局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