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芝城地稅公投 富裕白人投票率最高

庫克郡財長辦公室最新報告指出,對於房地產稅等跟荷包相關的投票,只有少數人會參與,而這為數不多的投票者中,以白人為主、富裕且多為房主的地區投票率最高,貧窮、少數族裔及租戶較多的地區投票率則最低。
這份報告首次揭示了投票率差異背後的人口結構趨勢,針對2024年稅收相關公投的分析顯示,白人為主稅區平均投票率達55%,非裔為主稅區為33%,拉丁裔稅區僅29%。而收入中位數超過10萬元的稅區投票率逾50%,低於8萬1797元的稅區平均僅34%;住房自有率超過80%的社區投票率達59%,租戶超20%的社區則為34%。
庫克郡財長帕帕斯(Maria Papas)指出,這種投票差異值得關注。庫克郡郊區4月1日將舉行聯合選舉,其中Western Springs及涵蓋Northbrook、La Grange等地學區將審議新增2.22億元債務,Northbrook、Roselle等地則考慮新增逾500萬元房產稅。帕帕斯說,房產稅上漲總讓屋主憤怒,但多數人不參與決定稅負增減的公投,等於放棄自己的權利。
這項分析延續了財長辦公室去年的報告,當時發現少數選民實際決定著稅收變動。2023年3月總統初選和11月大選期間,35項稅收公投中有26項通過,包括14項市政債券(新增5.63億元債務)和3個稅區超450萬元的新增房產稅。
數據顯示,去年公投整體投票率低迷:3月初選平均僅20.9%,11月大選期間公投平均62.6%。此外,約6.2%選民跳過選票末端的公投議題。
去年這項名為「讓芝加哥人回家」(Bring Chicago Home)的公投,主張揚棄原來所有房產轉讓稅率均為0.75%的標準,改成低於100萬元的房產,轉讓稅將降到0.6%,價格在100萬到150萬間的房屋,轉讓稅將提高到2%,150萬元以上的房屋,轉讓稅則增加到3%。數據指出,華人聚居的11區第1、第2、第3、第7等投票所,反對該案的選票都大幅超過支持票數。
市府原計畫提高轉讓稅率後,每年稅收可增加1.6億,這筆收入將用來解決無家可歸者的住房問題。
芝加哥伊利諾大學榮譽教授、前區長辛普森(Dick Simpson)指出,該提案失敗源於市長宣傳不力,且選民不願給市政府開出空白支票。辛普森表示,投票率與財富、階級及住房自有率的關聯早有先例。
為改善投票率,辛普森建議庫克郡應解決根本性不平等問題,並優化媒體環境。他指出社交媒體無助於稅收公投的理性討論,「選民經常處於信息匱乏狀態」。他提議仿效憲法修正案做法,向公眾寄送稅收公投正反方意見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