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六月背升起玄武岩織成五星旗 留下「中」字印記
![嫦娥六號在月面留「中」字。(取材自微博)](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6/05/2976403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中國嫦娥六號(簡稱嫦六)順利完成月背採樣,帶走一抔土壤,還留下「中國科技印記」,機械臂留一個看似「中」字的印記,讓網友直呼「月球是中國的」。嫦六在月背表取完成後,著陸器攜帶的五星旗4日也在月背成功展開。此外,一個IP顯示在月球、名字叫做「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的微博帳號也火了,粉絲一天內就突破10萬。
大公報報導,嫦六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五星旗,是繼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號「織物版」五星旗在月球成功展示後,再次在月球上打上「中國標識」。五星旗是以來自太行山的玄武岩取材編織而成。
兩次任務展示的國旗大小相同,與A4紙差不多大小,但嫦六展示的國旗背後確有更多故事。經過專家分析,與月壤化學成分相近的玄武岩進入了武漢紡織大學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衛林院士月面國旗團隊的視野。玄武岩纖維具有非常優異的隔熱抗輻射性能,能夠抵禦月表惡劣環境。但是,這種纖維屬於無機纖維,表面光滑、脆性易碎、模量高,難以紡製超細絲、紡紗、織造,以及構築高牢度的顏色。
經過團隊研發,做出頭髮絲直徑三分之一的超細玄武岩纖維,最後做出來嫦六國旗的重量只有11.3克,比嫦五國旗還要輕0.5克。
在「石頭版」國旗研製的同時,月面國旗團隊也已開啟了將玄武岩纖維拓展到對耐熱、阻燃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如對阻燃隔熱性能要求很高的阻燃防護服裝以及高阻燃性箱包等,進一步發揮超細玄武岩適應高溫等特殊環境的能力。
![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背展示五星旗。(中新社)](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6/05/2976403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