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俄阿拉斯加峰會 普亭將以經濟誘因拉攏川普

父母為中國移民 華裔女高調炫富「只是日常生活」

新加坡學者:中國拉近經濟差距 美國應做好「世界第2」準備

新加坡知名學者、資深外交官馬凱碩。(取材自觀察者網)
新加坡知名學者、資深外交官馬凱碩。(取材自觀察者網)

港媒報導,對中美競爭等問題,新加坡知名學者、資深外交官馬凱碩日前表示,中國擁有比美國更明智的長期戰略,隨著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美國應該開始為變成「世界第二」做好準備。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報導,馬凱碩認為,美國拜登政府過去兩年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美中關係,但兩國的「競爭」仍在繼續。在某些方面,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比川普政府更加強硬,例如構建了所謂的「小院高牆」策略,試圖限制中國的技術發展,美國對中國施加的壓力並沒有明顯減弱。

但他指出,美國政府的主要問題在於,似乎是在沒有任何明確、全面的長期戰略的情況下,發起了一場對抗中國的運動,「戰略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政府的目標是什麼——通過這些措施,美國戰勝中國能夠帶來什麼?這一點從未被詳細說明過,讓每個人都感到困惑。」

馬凱碩認為,中國的發展取決於中國人民的行動,美國不可能干預或阻止中國的發展。因此他建議美國採取更明智的做法,「即使美國要在某些領域與中國競爭,也應該明確指出可以與中國合作的領域。這不是為了中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美國人的利益。」

他舉例說,拜登政府將應對氣候變化列為優先事項,但如果這是當務之急,那麼美國應該暫緩地緣政治競爭,把精力放在氣候問題上。「美國需要確定什麼對其長期利益真正重要,然後找出實現目標的手段。不幸的是,拜登政府沒有這樣清晰、全面、長期的戰略思維。」

在馬凱碩看來,過去20年裡,中國縮小了與美國在名義國民生產總值(GNP)上的差距,美國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如果所有「遏制中國」的措施都無法發揮作用,中國的經濟實力會變得更強大,到時候會發生什麼?美國應該怎麼做?

馬凱碩認為,美國現在應該考慮,如果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們想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與中國合作和競爭。

他評價稱,中國現在採取了更加明智的戰略,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項目,與更多國家發展更緊密的聯繫,為未來做出了長期投資。

馬凱碩是新加坡著名的學者型外交官,曾經擔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和聯合國安理會主席,同時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始院長。

拜登 新加坡 投資

上一則

彭博:中國藉巴黎奧運金牌數與美並列第一 宣揚國力

下一則

英女王77年前婚禮蛋糕 中國買家花2.6萬人民幣拍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