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分析:中或改企業名義繼續合作

巴拿馬總統穆里諾2日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會談後,宣布不續簽「一帶一路」倡議,並會研究提早退出的可能性。中美兩強角力戰場擴大至拉丁美洲,學者分析,北京政府應會避免在此時與川普產生正面衝突,可能透過外交層面與巴拿馬進行更多接觸,透過軟實力發揮影響力,或者改由企業名義繼續實質合作。
美國之音報導,巴拿馬是第一個參與「一帶一路」的拉美國家,面對美國「挖牆角」,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認為,「中國當然可以抗議或者向巴拿馬施壓,但是在這個時間點,沒有必要跟川普政府正面衝突。」他表示,未來在巴拿馬運河運作的中國企業,可能面對中資經營的港口被巴拿馬國有化,或由美國公司收購。
莊嘉穎直言,儘管巴拿馬終止一帶一路能消除美方對中國的疑慮,卻無法阻止中國持續在巴拿馬施展經濟影響。 因應美國壓力,中國與其他國家可以放棄官方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改由企業名義繼續實質合作,像是中國近年會在第三國註冊子公司進入限制較多的市場。
台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分析,巴拿馬政策轉向時間點顯然基於美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中國除了祭出外交戰譴責美國霸權主義外,只能從外交層面與巴拿馬進行更多接觸,通過軟實力、文化對其產生影響力。
在巴拿馬擬退出一帶一路的消息傳出後,中國社群平台上多批評美國施壓,網友稱「威逼利誘是美國的慣用手段」、「川普施壓只是為了逼各國上談判桌」,還有人分析未來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的談判將出現三種情況:一、李嘉誠獲得一筆補償出局,由美國企業接手;二、美方直接出兵,李嘉誠血本無歸出局;三、中方介入後,美方被逼無奈維持現狀。
相對於網路上的熱烈討論,中國媒體反而未見相關報導,中國外交部也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