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加州19歲華裔軍人遭槍殺 疑兇傳為軍隊好友

高薪、不易被AI取代 Z世代大學畢業生「搶當藍領」

新聞評論/關稅戰殺傷力小? 中媒:外資沒大舉撤離

聽新聞
test
0:00 /0:00
10日起,中國正式對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圖為一艘來自卡塔爾的LNG船靠泊江蘇如東碼頭。(新華社)
10日起,中國正式對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圖為一艘來自卡塔爾的LNG船靠泊江蘇如東碼頭。(新華社)

2月10日是個特殊日子,川普在美國宣布鋼鋁重稅和將宣布「對等關稅」,中國這天如期對美加稅。這天中國貿促會專門帶企業團到中亞,宣示要「拓展多元化合作夥伴」,其後面是刻意顯示對中美貿易戰的不以為意,這不以為意來自對殺傷力的評估。

10日這天,自稱「資深政經記者」的自媒體「玉淵譚天」說,中國貿促會帶著30多家知名中企前往哈薩克,組織雙方企業簽署合作意向。這30多家企業涉及礦產能源、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行業。接下來,貿促會還將帶著中企前往中東、中亞、歐洲、非洲等地區開拓多元化市場,商談油氣貿易、汽車、農業機械等方面的合作。

那則短短的訊息,後面跟了句背景,說「就在代表團出發前,2月10日淩晨,中國對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等商品加徵的關稅正式生效」。

放下「玉淵譚天」和中國貿促會的行動,2月10日這天的北京,沒有中美貿易戰的其他特別提醒,中央機關報這天持續回應經濟熱點,還特別選了個「共同關注」,是「外資有沒有大規模撤離中國」,答案當然是一貫的。

這特別的日子,有如此的淡定,其中一個原因來自中國各方評估,幾乎眾口一詞的說原來烏雲重重的中美貿易戰,殺傷力沒想像那麼大。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各類智庫各方專家,好多在忙中美貿易戰的評估,大機構有報告直送中央,小單位主張見於報端,林林總總,近期引起重視的,是兩份小機構的報告。

先看一份行業協會新媒體提供的刊載文章,說中美貿易戰對中國會造成的衝擊,有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出口下滑與行業壓力,直接衝擊出口企業,依賴美國市場的行業可能面臨訂單減少、利潤壓縮,甚至裁員或減產;二是還會出現中國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關稅推高中國商品在美售價、導致市場份額被東南亞等替代產地搶占;三是供應鏈重構風險,產業鏈外遷風險;四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五是匯率與金融市場波動,人民幣要承受貶值壓力;六是投資者信心受挫,就業與社會穩定隱憂。

聽上去衝擊不少,比較有意思的是文章研究反制措施後,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加徵關稅將對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構成壓力,但中國可能透過「組合拳」應對,短期以關稅反制和企業紓困為主,長期則通過內需驅動、產業鏈升級和多元化貿易夥伴降低風險。還相信貿易摩擦的長期化可能倒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另一份研報受到好評,是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的「七大估算」。張瑜學術特色是「政策—經濟—資產的貫穿式宏觀研究範式」,她自認只做「對而有用」的研究,其政策解讀較為精準。今次她從關稅對中美通膨、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對中國貨幣政策、對人民幣匯率、對出口商品的結構性五個方面的影響入手,順帶總結關稅戰的後續關注點,以及海外如何看川普關稅政策,共七大條。

張瑜提到的主要影響,一是假設關稅成本完全由中國出口商承擔的極端情景下,10%的額外關稅對中國PPI的拖累約0.1-0.2個百分點;二是關稅對中國出口的拖累或在0.5-1.4個百分點左右,對大國整體GDP的拖累或在0.1-0.3個百分點之間;三是貨幣政策只是提到對外而言,穩定市場預期,加強市場管理的背景下,央行對匯率的態度較為重要;四是對人民幣匯率而言,短期關稅衝擊下匯率貶值最快階段或已過去;五是對華加徵10%關稅後,假設中國出口商不調整價格、匯率不變,則出口商品中具備相對價格優勢的商品占比將從當前的74.9%降至41.3%。

如此看來,沒有地動山搖。

關稅 匯率 貿易戰

上一則

拍賣史最貴的床1.15億流標 「華夏第一床」7000萬再拍

下一則

江西被公路包圍的「最牛釘子戶」仍佇立 當局割出一道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