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安部備忘錄:REAL ID讓無證移民幾乎沒辦法搭機

教宗今晚入殮 首位千禧世代封聖典禮延後

中日韓經貿深化但仍存安全矛盾 中學者:台灣問題是最大障礙

中國外長王毅(左起)、日本外相岩屋毅、南韓外長趙兌烈22日出席中日韓外長會。 (路透)
中國外長王毅(左起)、日本外相岩屋毅、南韓外長趙兌烈22日出席中日韓外長會。 (路透)

中日韓外長會22日在東京舉行後,延宕多年的三國自貿協定(FTA)有望重啟談判。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中國學者分析,川普因素確實有助於中日韓拉近經貿關係,但中國與日韓在安全問題上始終存在矛盾,中日之間最大障礙是台灣問題,美日、美韓同盟關係也不可能鬆動。

據報導,上海市日本學會副會長蔡亮以及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廣濤均認為,川普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確實能促進中日韓之間深化經貿領域的合作。不過,蔡亮進一步指出,川普因素只是「短暫影響」,中日韓合作機制的動力更多來自於內生要求,包含三方都是製造業大國、三國之間也有經貿互補性等,這些都與川普因素無關。

報導指出,由於經濟問題與安全問題相互連動,蔡亮對中日韓深化經貿合作前景不感樂觀,並認為台灣問題目前是中日關係最大障礙。

本月初,王毅在全國兩會外長記者會曾提到「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並指責日本有人「不思反省,與台獨勢力暗通款曲」。蔡亮分析,「政治基礎」跟「不可逾越的第一道紅線」是同樣意思,在一中原則的政治基礎問題上出現錯誤,雙邊關係就不復存在。雖然石破茂政府沒有再提「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日本輿論導向仍在延續這個調子。

而且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自去年9月以來,已兩次穿越台灣海峽。此外,日本自衛隊前統合幕僚長(相當於總參謀長)岩崎茂已於3月正式擔任台灣行政院政務顧問,任期一年,引起北京交涉;美日韓外長上月在德國慕尼黑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適當的國際組織,也引發北京不滿。

針對川普政府的美日、美韓同盟關係,蔡亮認為,川普政府頂多就是希望日韓掏出更多錢來維持各自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完全不可能鬆動」。王廣濤則認為有兩種可能,一是日韓覺得美國在防衛上靠不住,可能透過向中國釋放善意來對沖避險;二是,日韓尋求發展自身軍事力量。

日本 川普 全國兩會

上一則

加速追索流失文物 人民日報:習上任後2156件國寶回歸

下一則

上海油菜花田裡竟有特斯拉充電站 網笑:拖拉機用的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