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商漲價、轉運停擺 關稅衝擊華人網購

「先買後付」分期付旅費變夯 但不小心錯過還款日就慘了

MIT教授黃亞生:中國經濟出現困難 重點不在繼續創新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論者稱中國產品「價廉物美」,外賣等服務無微不至,研究中國經濟的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認為,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圖為3月的北京降雪,外賣員冒雪配送。(中新社)
論者稱中國產品「價廉物美」,外賣等服務無微不至,研究中國經濟的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認為,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圖為3月的北京降雪,外賣員冒雪配送。(中新社)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國經濟現在出現嚴重的困難,顯然不是因為沒有繼續創新,而是沒有創造全體社會的收入增長、增加消費。

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黃亞生接受星媒《聯合早報》訪問表示,中國經濟整體現在出現嚴重困難,比如消費不足和就業困難;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中國全要素生產力出現相當程度的下滑。

黃亞生指,中國的電動車、高鐵等產品在規模生產、商業模式、用戶體驗確實非常傑出,但也看到其經濟整體出現嚴重困難,比如消費不足和就業困難。他稱,雖然經濟增長要靠技術推動,但總體上經濟增長要靠全體社會的收入增長、增加消費,「中國經濟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非常不成功的。」

至於中國產品「價廉物美」,外賣等服務無微不至,他認為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因為背後是快遞員極大的付出,他指如果經濟體制若僅是強調低成本而沒有增加收入,「絕對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如果有人說中國有低成本的優勢,那中國也就有低收入的劣勢。」

他提到,中國低成本現象也從制度、結構造成,如農村土地廉價轉化為工業用地;有調查數據表明,其地方政府徵地成本,可能是賣地收入的1到10%左右,巨大價差成了地方政府的的財政收入;但農民人均年收入僅300多元人民幣,也不享有城市居民的社會保障,導致中國農民群體難以成為有消費力的群體。

黃亞生指,他不認同美國對中國的定性與打壓,也不認為中國有意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他也不主張中國發生激烈的政治變革,馬上成為像台灣、南韓一樣的民主體制,但他相信,中國完全可以成為「溫和、理智、務實的一黨制度」。

黃亞生認為,政治改革可以循序漸進,甚至較慢,他擔憂的是其在政治、經濟上全面地走回頭路,「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雖擔憂中國「走回頭路」,但他認為依然有樂觀的理由,他認為中國畢竟不是北韓,「中國人已經知道經濟發展的時候中國是什麼樣子。」

他認為中國應抓住契機,改善與西方關係,像美國總統川普上台,是讓美國改變對華政策的契機,畢竟是新政府上台。他向中國喊話稱,如果停止支持俄羅斯,基本上就改變歐洲對其看法;至於東南亞,「你可以說水域島礁都是你的,但不要去拿水槍噴人家。東南亞總的來講還是比較傾向於中國的,不願意跟中國作對,但你得給他個台階下。」

他指,中國提振內部消費是漫長的過程,外部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而非市場,如果改善與西方、美國的關係,中國經濟的現狀可以緩解,至少不會更糟。

他也提醒,如果算人均GDP,中國是美國的大約15%;算人均居民家庭收入,中國只相當於美國的8%,「這種情形下中國如果挑戰美國,靠什麼?為什麼?」,他對比,原始的民族主義者非常會做乘法,人口乘以人均GDP得出一個很大的數;「理智的民族主義者在考慮中國的發展時是做除法。民族主義本身沒有錯,但是應該考慮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

低收入

上一則

中國「世紀嬰兒」驟逝 母稱:流感硬撐5天回到家就走了

下一則

中國首個億噸級頁岩油田問世 技術可採儲量1135萬噸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