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限制外資措施減至29項 互聯網、文化領域擴大開放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表示,目前全國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已減少到29項限制措施,下一步將繼續推進服務業開放綜合試點,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訊、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
香港文匯報報導,李詠箑強調,經濟全球化將在逆風中前行。儘管今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持續蔓延,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但「不必擔心個別國家的關稅大棒會嚴重損害國際貿易秩序,阻礙經濟全球化進程。如果我們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沒有改變,仍在曲折中前進」。
李詠箑透露,下一步中國將從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四方面發力,擴大對外開放。
首先是,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開放授權,鼓勵首創性、集成性探索,開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大力度的制度型開放實驗。中國還將持續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網絡,積極推動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為貿易投資創造開放穩定的規則環境。另外,將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定地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開放公平的國際貿易秩序,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促進共同發展。
報導指出,與會的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王春英表示,當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嚴峻,部分經濟體政策「內顧傾向擴大」日益明顯,全球經濟貿易復甦乏力;同時,幾十年來行之有效的國際經貿規則遭遇挑戰。未來要繼續穩步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可以從持續深化全球和區域經貿合作、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快推進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等方面作出持續努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