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經濟大臣勸「買中國貨前三思」 民眾仍「大買特買」

荷蘭經濟大臣苦勸民眾「買中國貨前三思」,但民眾根本不聽,還用行動表示「就買,大買特買」。荷蘭「每日匯報」報導,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荷蘭跨境線上購物總額繼續增長。2024年,荷蘭人網購花了360億歐元(約387億美元),其中44億歐元(約47億美元)花在了跨境網購,中國電商平台占比達到28%,首次超越德國和美國,成為荷蘭人跨境網購時的第一選擇。
澎湃新聞引述報導稱,在此之前,荷蘭官員多次試圖澆滅荷蘭人在中國電商平台網購的熱情。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德克·貝亞茨日前曾呼籲消費者「在購買中國商品前要三思而行」,但顯然就打臉了。
荷蘭線上商店協會Thuiswinkel發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荷蘭消費者在線支出總額持續上升,到2024年將達到前所未有的360億歐元,較2023年上漲5%,其中,跨境網上購物總額繼續增長。2024年,有高達55%的荷蘭消費者在海外電商平台購物至少一次,荷蘭人360億歐元的網購總額中,有44億歐元(12%)花在了跨境電商平台。報告稱,這相當於荷蘭人跨境網購了4100萬單。
按國別/地區統計,荷蘭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在中國電商平台購物,2022年在所有跨境網購中的占比為18%,此後逐年上升,2023年達到21%,2024年增至28%。這也是中國首次成為最受荷蘭人歡迎的境外網購目的地。2024年,荷蘭人在中國電商平台購買了1150萬件商品,價值4.34億歐元(約4.6億美元)。
數據顯示,德國僅次於中國,排名第二(23%),美國占比為12%,排名第三。
中國電商在荷蘭日益火爆,已經讓荷蘭同行眼紅,事實上,眼紅中國電商的並非只有荷蘭,還包括整個歐盟。「每日匯報」稱,歐盟委員會希望徵收「特別稅」,以打擊那些對歐洲企業構成「不公平競爭」的供應商,Temu和Shein是歐盟特別關注的焦點。
對於歐美頻繁動用經貿「工具箱」針對中企,中方已多次作出表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敦促歐方恪守市場開放承諾和公平競爭原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停止以各種借口無端打壓、限制中國企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