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中零售巨頭助出口商轉內銷 京東、盒馬出手了

中美關稅戰愈演愈烈,包括京東、盒馬、永輝超市等在內的多家零售企業啟動扶持計畫,其中京東昨日宣布,未來一年內,將大規模採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275億美元)出口轉內銷商品,協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盒馬則向中國外貿企業開放綠色入駐通道。但北京希望靠國內消費打贏貿易戰,不被外媒看好。
香港文匯報報導,京東表示,許多「出海」多年的外貿企業都具備優秀的生產能力,產品品質過硬,但在出口轉內銷的過程中,存在不熟悉國內市場、缺乏營運經驗等挑戰。為此,京東將在中國商務部及各級政府部門指導下,對扶持外貿企業做好規畫布局,在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對接。
京東表示,依託自營模式與供應鏈能力,將安排專業採銷隊伍駐點辦公,直接採購外貿企業的優質產品,並開設外貿優品專區,透過流量傾斜、全渠道營銷支持,加快打開銷路,防止低價內卷。
針對入駐京東的外貿商家,京東也將提供密集培訓,加大補貼及各類資源支持,協助商家快速拓展國內市場。透過有關扶持計畫,京東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好又便宜」的外貿商品,助力國內消費的擴容升級。
另外,阿里巴巴旗下盒馬公布,即日起面向外貿企業正式開放24小時綠色入駐通道,匹配高效的物流供應鏈支撐、聯合開發自有品牌創新商品,助力中國優質的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傳媒報導指出,盒馬歡迎百貨品類外貿企業入駐,後續還將上線「外貿專區」。
永輝超市發布的「致中國優質供應鏈的一封信」提及,若因出口受阻而庫存積壓,永輝將開通「綠色通道」完成15天極速上架;針對苦惱於國內市場認知度的外貿商品,永輝將提供推廣扶持;對於渴望產品升級的供應鏈企業,永輝將作為「市場助手」共同開發新產品。
不過,紐約時報指出,北京希望靠國內消費打贏貿易戰,但現實並不樂觀。報導指出,即使在徵收關稅之前,中國的國內消費也很疲軟。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乏力,工廠紛紛關閉,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作為許多中國中產階級家庭財富基石的房產價格暴跌。
就連北京購物區太古裡的熱鬧景象也具有欺騙性。中國人外出時愈來愈傾向於尋找便宜貨或只是隨便逛逛。
在購物區太古裡,42歲的攝影師趙勇說,他希望政府能發放消費券,並推出其他政策來減弱貿易戰的影響。
但他把自己的錢投入了黃金——對於緊張不安的中國投資者來說,黃金是一種愈來愈受歡迎的選擇。
「不然你買什麼呢?房子你不能買,股票你不能買,自己做生意那不是傻子嗎,對吧?」趙勇說。「你看好這個東西還是我們對於整個環境判斷是悲觀的,所以我們才會選擇這個東西。」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