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美訂單雖變少 義烏更團結士氣更高 華強北觀望

中美「極限」關稅戰下,中國的產業目前面臨著什麼情況?據報導,在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的浙江義烏,法媒發現,商戶們接到的美國訂單少了,他們的士氣卻更高了,「短暫悲觀後,我們更加團結,我們不能再被這樣欺負了。我們願意和國家一起度過這個艱難的階段」。華強北則沒有想像中驚慌,「讓子彈再飛一會兒」,觀望,是華強北商戶普遍的態度。
據觀察者網報導,法媒11日在義烏市一家外貿企業觀察到,盡管美國訂單承壓,中國製造商仍然「鬥志昂揚」,致力於開拓世界其他市場。聖誕樹製作工廠的負責人傑西卡·郭表示,一開始,行業內存在一些悲觀情緒,「但過去兩天,我們更加團結了,也就是說,我們覺得我們不能再被這樣欺負了。我們願意和國家一起渡過這個艱難的階段」。
她表示,過去幾年裡就幾乎沒有遇到過美國客戶,「我們已經慢慢擺脫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開始開拓其他市場」。另一家專門生產太陽能塑料製品的小型工廠。女銷售員卡西也說,目前她的客戶中只有20%是美國人,遠低於疫情前的80%。
報導稱,目前,義烏的小商品已輻射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商戶的客戶群非常多樣化,橫跨南美、中東和東南亞。除了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國內市場緩衝空間廣闊也是中國應對美方貿易戰的底氣。
另據南方Plus,在這場「關稅風暴」中,對華強北的商戶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加固船艙,或調轉航向。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之一,華強北,這條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街道,商戶們有些焦慮,卻沒有想像中的驚慌。目前,目來自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客戶,是這裡的常客。
「終端產品零售受到的影響較小,但對於做得較大、有出口業務的企業,影響還是不小的。」有商戶說。對於電子元器件而言,由於供應鏈和下游客戶主要在國內,商戶們反映對等關稅政策對於他們的衝擊是有限的。
觀望,是華強北商戶目前普遍的態度。「我們在觀望,客戶也在觀望。誰也預料不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深圳市恒達威卓越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名釗說。有商戶表示,「國外訂單取消了,還可以靠國內市場」,「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我們沒有感到悲觀」。「現在國內市場已經占我們業務的35%左右。國內市場是巨大的海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