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官員管濤:美極限施壓 盡頭未必是人民幣貶值

14日人民幣中間價報7.2110,較上日下調23點,續創逾19個月新低。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管濤表示,美國極限施壓的盡頭未必是人民幣貶值,反倒可能成為人民幣的拐點。
據第一財經報導,管濤強調,外匯市場對於超預期的重大風險事件重新定價,引發近期人民幣快速回調,但川普新政貿易政策激進且善變,正在傷害美元國際信譽,投資者或加速逃離美元資產。
此外,若美國經濟「硬著陸」,美國聯準會勢必大幅降息,美元有可能趨勢性走弱,這意味著人民幣的拐點來臨。美元與人民幣匯率存在「蹺蹺板效應」,只要美元大幅走弱,人民幣對美元就有可能升值。若人民幣升值,或引起企業和居民減持外匯資產。
管濤並指,中美關稅衝突進展至此,中國已明確表示「不跟了」,下一步中美很可能重啟經貿磋商。如果中美由對抗轉入對話模式,將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利好人民幣匯率。但不必過於擔心人民幣升值,因為在美元弱勢情況下,人民幣屬於被動升值。
他還表示,為應對美滙指數和人民幣匯率可能的調整,一方面,除繼續支持和鼓勵中國境內企業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外,還要引導其外幣計價結算幣種的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
另一方面,要引導中國境內企業改變過去形成的思維定式,強化風險中性意識。因為從多邊匯率、實際匯率的角度講,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雖不一定影響出口競爭力,但鑑於中國企業外幣結算中美元占比仍高達九成,故仍須警惕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可能造成的財務衝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