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10年來首次調薪 NVIDIA曝光驚人總年薪

認定有偏見 川普:停止贊助公共廣播電台和電視公司

港青27年來平均多2公分 男172.5公分 女160.2公分

「香港生長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現今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較以前有明顯的長期增長趨勢;圖為年輕人參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中新社)
「香港生長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現今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較以前有明顯的長期增長趨勢;圖為年輕人參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中新社)

這一代港青較上一代更「快高長大」。香港醫療衛生研究基金早前撥款資助進行「香港生長研究」,於醫院、健康院及教育機構收集了逾2萬1300名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的生長數據,發現香港當代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較以前有明顯的長期增長趨勢。

大公、文匯報報導,研究指2020年剛出生至18歲男、女性的平均身高及體重均高於1993年數據,顯示27年來,18歲男女身高中位數分別增長約兩公分至172.5公分及160.2公分。由於舊生長圖表未必適合評估時下兒童成長,衛生署專家已制訂新的生長圖表,並將於今年7月至9月實施。

衛生署、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及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早前共同進行的研究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先檢視本地數據、各地新生長圖表的發展;第二階段於本地醫院、健康院等收集約2.1萬嬰幼兒至青少年的生長數據進行調查;第三階段則制訂及設計新生長圖表。

在身高方面,研究發現,香港18歲男性身高中位數由1993年的170.9公分,增至2020年的172.5公分;18歲女性則由158.2公分增至160.2公分。

在體重方面,體重標準用體重指數(BMI)推算,當指數為同性別及年齡群組的98%至99.6%即屬超重、逾99.6%則為肥胖。對比新舊生長圖表對超重和肥胖的定義,14歲至17歲女童的超重及肥胖百分比在新定義下多出9%,分別為21%及12%;男童超重及肥胖百分比在新定義則多出8%,分別為24%及16%。

衛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22日表示,採用新標準為6歲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評估肥胖問題更為理想,能減少把體重正常的兒童視作為超重的個案比例。惟新標準仍未能分辨身體的脂肪或肌肉比例,因此並非理想的身體成分分析。

研究結果還顯示,香港0歲至5歲兒童的生長數據,跟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所定標準吻合,惟香港兒童由出生至兩個月大的平均體重較世衛標準稍輕、3歲至5歲香港兒童則稍矮。

研究團隊還另行分析衛生署所收集的200萬名兒童的生長數據,制訂新生長圖表,適用於香港0歲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香港2020」的新生長圖表包含頭圍、體重、身長/身高及體重指數(BMI),並加入兩條末端百分線(99.6%和0.4%),把百分線數目由7條增至9條,為醫護提供更多參考資料,以檢視兒童健康的公共衛生措施和策略。

香港 世衛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彭博:中國藉巴黎奧運金牌數與美並列第一 宣揚國力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