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考察再出征 港6科學家首參與 中大4人科大2人

今年是中國南極科考40周年。11月1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破浪出征,在廣州南沙啟航,開啟為期近7個月的科考征程。本次科考隊中,有六位成員是從香港選拔的科學家,有四人來自港中大,兩人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是首次有香港科學家加入國家南極考察隊,參與極地科研任務。
文匯報報導,本次南極考察將主要開展南極秦嶺站配套設施設備建設任務,完成秦嶺站主體建築結構安裝收尾和內部裝修,科研棟、室外管線、通信基礎設施、汙水處理系統、海水淡化系統、新能源微電網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調試工作,並首次開展越冬考察任務。
香港中文大學在啟航活動組織了香港科學家參與考察隊的出征歡送儀式。即將參加是次南極科學考察的香港科學家,有四人來自港中大,兩人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包括港中大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系主任周達誠、港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及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徐子祺、港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港科大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吉映、港科大海洋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昭良,以及會在稍後加入考察隊行程的港中大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劉琳。
作為領受旗幟的香港科學家代表,周達誠感到非常興奮,他表示:「到南極做科研考察,是許多地球及環境學者的夢想。今次國家支持港中大團隊到南極做實驗,是對香港及中大的肯定,也是香港科研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很榮幸成為首批參與南極實地考察的香港科學家,為日後的科研人員奠下基礎。」
港中大校長段崇智對國家科考隊以及香港科學家致以衷心祝賀。他祝願中大科學家在未來有更多突破,為香港、國家以至全球的極地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本次考察將歷時近7個月,預計於2025年5月返回內地。考察隊由來自內地80餘家單位的500餘人組成。本次考察任務將繼續由三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船從廣州出發,主要執行科學考察、人員運送和後勤補給任務;「永盛」號貨輪從江蘇張家港出發,主要承擔秦嶺站配套設施建設物資運送任務。
此次考察將圍繞氣候變化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與反饋開展調查,並將廣泛開展科研和後勤保障領域的國際合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