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年輕人知慳識儉 情人節小高潮增味加甜

情人節在香港算是個重要節日,大抵因香港城是國際都會,因香港人比較西化,因香港社會商業化的無利不起早。情人節重要,通常倒數一周就來小高潮,今年這倒數之期,卻顯出宮移羽換之變。
香港情人節主要是年輕人的節日,過去熱鬧的主要是老三樣,即鮮花、朱古力(巧克力)和燭光晚餐。以前情人節,中環寫字樓的白領麗人在收花上鬥個你死我活,這兩年花墟(花市)的女店主一直抱怨情人節花束賺不到錢;情人節濃情禮品朱古力,因名牌貴價店大減漸漸出舞台;而香港餐飲業的關店潮,也令燭光晚餐聲勢大減。
但香港人頭腦靈活,應對變局,香港商場的情人節之變,在倒數之期漸次顯現。港鐵就在倒數一周時,透過社交媒體發出「港鐵廣告與您共度情人節」廣告,還逐個向會員客戶發出email,說可在港鐵發出個人化示愛訊息,到時帶上摯愛一齊到港鐵站打卡,留下畢生難忘回憶。港鐵站深入地底、延伸地面仿如香港都市神經線,這回情人節港鐵站內數位屏幕,港男港女的柔情示愛恐成一景。
港鐵站日載客數百萬,人來人往,如想要示愛訊息大到維港岸邊,今年有了巨型投射屏幕。位於東九龍的AIRSIDE商場,高逾30層樓的商廈外牆巨型LED屏幕,面向啟德郵輪碼頭和及維港,供情人們過節傳遞專屬愛情訊息,展示愛情可以多甜蜜。在巨型屏幕旁,商場拱型正門又裝上了8乘12公尺巨型LED屏幕拱門,讓那些情人手牽手穿過戀愛之門。
香港情人節除了由二人世界演變出公開示愛,另外一變是將情人們引向一些特殊場所,例如中環半山的孫中山紀念館,那裡是香港現存極少數的20世紀初英式建築,特別適合照相打卡。
另一些場所可能更有吸引力,如淺水灣影灣園,滿滿的摩洛哥風情,一樓露台餐廳如果訂上燭光晚餐,令人恍若走進港產片成男女主角。還有港式漁村風情,在港島東頭石澳,曾是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取景地,穿行石澳情人橋、沙灘、村屋排檔和泰式菜館,是情人節另一種味道。
香港情人節之變,有人認為是世局之變、經濟之變,榮華褪去,年輕人都知慳識儉。於是還有更省錢的過節方法,是以手作來自增甜蜜,情人節自製甜品的介紹湧出,比如教人去做「心太軟」,那是情人節最佳甜品,而且媒體教人從備料教到如何免焗火蒸。更有為情人節舉辦的DIY蛋糕工作坊,導師現場教,情人聯手製作如「美人魚的寶藏」、「心心蛋糕」之類,做好一起食出情人節專屬之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