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中法珍品特展 康熙、雍正畫像罕見亮相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展期由去年12月18日至今年5月4日,聚焦中法兩國互相欣賞、啟發與交流的一段重要歷史進程。
大公、文匯報報導,該館19日起展出新一批約20件中法皇家珍品,包括罕見的康熙帝與雍正帝畫像以及一級文物「平定回部獻俘」等。之前已展出的珍品如法國製「菊花紋壺」及「阿德萊德公主執扇像」仍會持續展出。
今次輪換珍品共約20件,包括「康熙帝戎裝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王文欣推薦,描繪康熙年輕時期畫像稀少,畫中青年皇帝身穿戎裝,顯示弓馬相伴的尚武精神。據歷史記載,康熙帝拉弓臂力驚人,箭法尤其精湛。其他重點展品還有「雍正帝朝服像」,雍正帝端坐寶座,體現威嚴一面,以及雍正帝尚是皇子時以農夫扮相出現的「胤禛耕織圖」。
今次新增的珍品還有「孝莊文皇后朝服像」,王文欣介紹,孝莊文皇后作為順治帝生母、康熙帝祖母,先後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身份輔佐兩代幼主,享崇高威望。至於一級文物「平定回部獻俘」,則由清宮畫家依法國傳教士王致誠畫稿繪成,刻畫乾隆平定西域戰功。
王文欣指,展覽也展示了1783年製的「菊花紋壺」,該壺背後有一段「中國訂製,法國製造」的工藝交流故事。該壺實為法國生產,但過去被以為是廣東官員送給清廷貢品。其實當時乾隆帝下令製作新品且「務要洋琺瑯」,廣東粵海關官員遂把一批製作琺瑯器的訂單及樣品發至法國;製成後於乾隆49年(1784 年)運抵北京,由乾隆帝珍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