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新港人」豪氣買樓 恐面臨樓泡爆破期衰退

轟動外界的香港首富賣外國港口風波,香港已沒多少人關心,香港人真情畢露關心著香港樓市,因為近日傳出兩極的說法,有說樓市已穩住了,特別是「新港人」(新住民)入市了;也有說香港樓市仍處8年多低位,學者說後面還有金融危機經濟蕭條的威脅。
香港人最關心樓市,是因香港地窄人稠,除了像中彩票般申請到公屋,大多數人或買或租著私樓,有人一輩子在為供樓打工。
過去一周香港樓市消息多,先傳的是權威數據,即「差估署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差估署是港府差餉物業估價,其公布最新的2月指數顯示香港樓價繼續處於近8年半低位。另一個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發表的香港樓價民調,其中近7成受訪者認為現在樓價水平仍過高,逾6成人認為現在並非買樓合適時機,逾4成2受訪者相信未來1年樓價還要下跌。負責調查的學者解讀指,這反映香港人看淡未來1年樓市,但又相信樓價跌幅會收窄。
在這些仍然灰色調的消息之外,也傳來一些亮色,如香港傳媒特別是財經媒體,一段時間都在報樓市交易的「蝕讓」,也即虧本賣樓,最新一個交易案例,是有人沽出單位蝕讓逾百萬元(港幣,下同,逾12.8萬美元)。雖然有「蝕讓」個案,但媒體開始報導說有用家炒家入市了。
這些用家炒家,主要是說內地土豪、特別是「新港人」。內地土豪入市,代表案例是一名福建豪客一口氣購入港島1個新盤6個單位,總值近5200萬元;「新港人」入市代表個案,是最近九龍黃大仙樓盤,有兩個人以公司名義,大手筆以1億8000萬元入貨10個單位,這兩位又被人起底說是「新港人」。
近年港府以不同的人才計畫,引入以十萬計的「新港人」,現在這些人入市,當然惹動好多遐想。
樂觀消息後面總有不樂觀說法,其一是說土豪和「新港人」在港買樓難以為繼,主要是內地本就有外匯管制,現在為防資本流走,貨幣管控更嚴。
更不樂觀的是對未來香港經濟的期許。最新的經濟學者說眼見香港私宅樓價的中度下跌,以及寫字樓樓價近期加速下挫,預估經濟將在已開始的「樓泡爆破期衰退」再走兩年以上,然後再走為期數年的「災後衰退期」。學者擔心引發金融危機,向港府公開建議預防全面金融風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