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回應的回應」李嘉誠賣港口掀波後首「露面」

香港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掀起風波後,創辦人李嘉誠近日首次露面。他在李嘉誠基金會捐贈治癌儀器的記者會上,透過預先錄製影片以國語發表致辭,但沒有回應賣港風波。李嘉誠顯得精神飽滿,並露出笑容。香港時事評論員稱,李的現身就是「沒有回應的回應」。
綜合港媒報導,李嘉誠基金會和新加坡淡馬錫信託3日公布,承諾投入1200萬新加坡元(約891萬美元),為新加坡引進非侵入性超聲波組織碎化腫瘤臨床試驗,新加坡國家癌症中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研究所各獲贈一套Histotripsy系統,是東南亞首次擁有此類系統。
李嘉誠在預先錄製的影片中,以國語致辭約4分鐘。李嘉誠以「不可思議」形容治癌機器,指利用超聲波碎化癌細胞,無創、無輻射,能讓患者迅速康復。李表示:「很高興我們兩家基金會使命如此相似。淡馬錫基金『為每一代人打造更好的未來』,跟我『萬變社會,不變承諾』有深深的共鳴。」
這次是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風波後,李嘉誠首次露面。香港作家、時事評論員馮晞乾稍早在臉書分享李嘉誠視頻現身的截圖,並撰文說,這是「沒有回應的回應」,他指出,李嘉誠雖沒有談及他對巴拿馬風波的想法,但在這個腹背受敵的時候現身發布會,繼續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善事,已透過行動作出最好的回應了。
長和3月初宣布擬向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其後大公報發表評論批評交易是不顧國家利益,文章被港澳辦轉載;中國國家市監局展開審查。
另據明報報導,長和和貝萊德就洽售和記港口集團80%權益及巴拿馬兩個港口權益之初步條款達成原則協議。盡管未有具體交易細節,但剛好在業績公布前,亦鎖定企業價值在227.65億美元,及出售和記港口股份權益在142.18億美元。
報導稱,有不願具名的企業融資界人士表示,因中方已開聲反對,涉國家行為,足以癱瘓交易進行。他指這類交易要達成最終協議,往往最少花1000萬至2000萬元(港幣,下同,約 128.6萬至257.2萬美元)律師費,估計這部分律師費已付出。
報導指出,在推進交易時,一般預期需在買賣協議寫明取得各相關國家監管機構及反壟斷機構同意,因此多料需要延長交易最終終止日。至於取消交易需否巨額賠償,他按交易規模計,料處理交易成本可以數億元計算,估計金額會很大,但又未到天文數字。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