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人在香港消費…轉機客機場稅有條件豁免

港府財政預算案提出將飛機乘客離境稅由現時120元(港幣,下同,約15.4美元)增至200元,10月1日生效,每年可增加16億元收入,但旅遊業界憂慮對航空業務的復甦造成障礙,立法會相關條例草案委員會8日討論建議。旅遊界議員姚柏良早前去信委員會提修正案,建議將加幅減半,只加40元;並將現時在同一曆日內飛抵港及離港可免稅的安排擴大,下一個曆日飛離港者亦可免稅。
香港01報導,財庫局常任祕書長黎志華8日指出,為讓航空公司有足夠時間調整系統和宣傳,新收費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限期前買機票將不受影響。
明報報導,黎志華表示因應外界擔心加稅影響轉機客,而不少國際航班都在黃昏或深宵才抵港,港府會在是次修例以外,另提修例放寬免稅範圍,由現時僅同一曆日內抵港及離境可免稅,擴至下一曆日內離境亦可豁免。黎舉例,若乘客零時30分抵港,即變相可留港差不多47、48小時,其間可入境到市區消費。他預計每年受惠旅客達80多萬人,稅收減少1億多元。
據報導,各議員歡迎擴大免稅,會議討論焦點轉至加稅影響。姚柏良表示,乘客並非只看80元離境稅增幅,會看整體機場雜費,加稅後香港收費水平緊貼新加坡,他憂慮長遠機場流失旅客,得不償失。黎志華回應稱,議員或認為16億元稅收相對財赤是杯水車薪,但「勿以善小而不為」,又稱香港機場不用「鬥便宜」,香港優勢是國際連接性及服務好。
報導引述議員張欣宇反駁指,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已講過赤字對香港來說不是大問題,當加稅唯一益處是增加收入,但會傷害機場吸引力、客量、航空公司,就不應以財赤為由凌駕。議員江玉歡亦謂只多16億元,旅客不會理機場服務質素,只著重出行成本。
報導稱,林振昇則倡分階段加稅,黎志華認同港府財政改善後可以再檢視,但不認同分階段加稅,稱不希望令旅客覺得經常加價。
報導說,不過黎最後「鬆口」,改稱明白較謹慎、「漸進式」的做法更令人安心穩妥,會積極考慮調整方案,再到立法會交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