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這6種被「誤解」食物 營養師:有益腸道健康

彭博:美中貿易會談後 中國取消波音交付禁令

港電動渡輪2階段載客測試 可載400人 每周載客增至3天

香港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香港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全港第一艘電動渡輪、外形酷似海豚的「新明珠39」早前投入服務,來往北角、紅磡及九龍城,每晚充電八小時已足夠全日運作。環保署9日安排傳媒登船參觀,記者跟隨搭乘「海豚」出海,體驗電動「水上巴士」。

綜合大公報、香港01等港媒報導,港府為推動綠色運輸,落實《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的減碳目標,斥資3.5億元(港幣,下同,約4511.2萬美元)全額資助渡輪營辦商建造四艘電動渡輪及相關配套設施,第一艘電動渡輪「新明珠39」已於去年12月底投入服務,率先在新渡輪航線試行。現已進入第二階段載客測試,並於今年3月31日起逐步增加載客班次,預計每周載客日數將增至3天。

記者9日試乘「新明珠39」,船內座椅舒適,而且開船時沒有傳統渡輪的噪音和汽油味。環保署表示,電動渡輪較傳統渡輪輕70%,更快亦更節能。

船艙內配套設施齊全,設有洗手間、行李架、單車架及飲品售賣機等,亦設有輪椅乘客專用座位,船上還提供免費的流動電話充電裝置,為乘客帶來更舒適的維港體驗。

「新明珠39」全長約35米,可載400名乘客,下層載客量為270,上層客艙載客量為130,比現時行走該航線的傳統渡輪載客量多約37至79人。

據了解,「新明珠39」配備有360組高效能磷酸鐵鋰電池,約提供3800千瓦時電力。晚上利用北角碼頭的電動渡輪充電設施充電八小時,便可應付日間的航程。此外,渡輪的甲板亦配備太陽能板以提供額外電源,足夠供應船內照明之用。

此外,環保署透露,由富裕小輪營運的第二艘電動渡輪名為「香港水上的士28」,將行駛尖東、西九龍、灣仔及中環,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始首階段不載客試驗。第三艘電動渡輪預計明年上半年抵港測試。由天星小輪營運的第四艘電動渡輪將透過公開招標,挑選合適造船承辦商。

香港 港府

上一則

5層陽台瞬間塌 山東「海景房」交屋才4年 網諷:牛頓的錯

下一則

美政府報告:中國生物技術創新 即將超越美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