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捲關稅戰 「自由港」載沉載浮

今天的關稅大戰,竟然連企鵝荒島都列入「對等」之列,香港會否被捲入戰火呢?有此一問,一是香港之前除有國際金融中心身分,人稱「紐倫港」即香港與紐約、倫敦排在了一起;二是香港還有個自由港身分,全球聲稱自由港的地方有數十個之多,但公認「全球三大自由港」的是:香港、新加坡、杜拜。
香港與關稅發生糾葛的,主要是這自由港身分。香港的自由港不是單純的港口碼頭的自由往還,還主要在於絕大多數進出口商品是沒有徵稅的,這不是進入港口區域、自貿區區域,而是整個港九新界,都受自由貿易之惠。
香港這個自由港,看來已捲進關稅大戰,香港財政司長茂波說,即使美國對香港實行高關稅,香港仍會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保障貨物、資金和信息等的自由便捷流動。
陳茂波這段話,講兩層意思,一是香港確實捲入了關稅大戰,美國可能已說要對香港開徵高關稅;二是高姿態,即不對等地收取「對等關稅」,香港仍要堅持自由港地位。
香港是怎麼捲入關稅戰的呢,港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加了註腳。丘應樺宣布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要推出新一輪支援措施,支援香港出口貿易,協助企業加快開拓新興市場。這段話顯示香港捲入關稅戰,主要在出口貿易領域。
再進一步看港府最近對香港本地主要商會、中小企業商會及受關稅影響較大的業界的表態,香港貿易出口領域,主要在珠寶、紡織及製衣、食品及鋁材業這些行業,港府對業界的開導,不是去爭取美國在關稅上放一馬,而是給他們融資擔保、升級轉型、開拓中國大陸市場、開拓東盟市場等方面。
從另一個角度看,關稅大戰亦給香港帶來新憂慮或者說新挑戰,即不少國家提出的零關稅表態。香港這個自由港,是三大自由進出,即資金自由進出、人員自由進出、商品自由進出,除了菸、酒、燃油外,理論上外國其他商品輸入香港是不徵稅,除了毒品和軍火要禁,其他都放行,這才叫自由港。
但如果大批國家地區都變成零關稅,那香港自由港就要掉漆失色了。反過來關稅戰真如之前展現那麼悲觀,各地都大加關稅、高築壁壘,香港又因之得利,難怪香港有人提議要利用關稅大戰,以奪回昔日香港「購物天堂」的地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