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都片區開發收22意向書 港占6成 內地占4成

港府為全速推動北部都會區建設,選定三個「片區開發」試點,發展局早前收到22份意向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透露,當中六成來自香港企業,四成來自內地企業。
大公報報導,發展局就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新田科技城的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上月31日截止,共收到22份意向書。甯漢豪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透露,收到的意向書,包括來自房地產發展商、綜合發展企業、建築或物流承建商。當中六成來自本地企業,四成來自內地企業。對於沒有外資企業,她說可以理解,「其實過去多年,外國企業比較少直接參與政府投地,它們多數是有發展項目後,做建築工程方面的合約。」
據報導,發展局在邀請意向書內,有提問關於繳付地價的安排,除一次過先繳付全數地價,對分期支付,或前期支付較低地價但日後與政府分紅有何意見。甯漢豪說初步見到,與政府分紅的安排似乎「很有市場」。
甯漢豪透露,三個片區的招標方式,除了政府原先傾向的價高者得,不排除參考市場意見,採用「雙信封制」,即是除了標書價錢,亦考慮入標者的質素、經驗、技術含量,以及能否帶動龍頭企業進駐香港,「有聲音要求『不要只看價錢,你看看我的質素』,可能發展商過去經驗善於做這個項目,這些也許都可以加分……一些意向書建議,『我會幫你帶龍頭企業進來』,我們都會想在評審標書反映出來,打到分數,如果這樣就要用『雙信封制』。」
報導稱,甯漢豪說,招標安排仍在研究中,「雙信封制」評審更複雜,或需較長時間。政府爭取在今年下半年,就一至兩個片區展開招標,新田科技城由於未完成收地,最快明年才能招標。她有信心成功招標,視乎發展商入場後的工程進度,估計未來兩年會有產出,例如完成土地平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