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彭博:美烏簽署自然資源使用權協議

Q1經濟萎縮 道指雖漲逾百點 與史指一起連跌3個月

香江觀察/中美關稅開戰 香港從緩衝區變成前線

全球關注中美的關稅大戰。圖為香港的貨櫃碼頭。(新華社)
全球關注中美的關稅大戰。圖為香港的貨櫃碼頭。(新華社)

中美關稅戰近日有傳互開條件,準備開談,但從香港角度看,事情沒那麼簡單,要關注的是風險外溢,內地治港機構有新要求,香港要由長期扮演的緩衝區,走向鬥爭前線。

香港長期扮演著中國內地與外部世界的門戶、窗口角色,內地改革開放後更多提的是橋梁,當發生衝突或經濟危機時,香港作為自由港和特別關稅區,還發揮緩衝區的作用。在上一輪中美貿易戰,香港當然也遭池魚之殃,雖值香港社會動盪,多少也發揮了緩衝區作用。

這次香港本地政商兩界本來還想有所作為,繼續扮演緩衝區角色,但這些念頭和動作都被叫停,源起於相互關聯的3個講話。

首先一個是內地港澳辦主任夏寶龍,15日在香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視像致辭,發砲「無論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其他什麼戰,我們更加沒什麼好怕的,天塌不下來」。他又指在香港「媚美、恐美、崇美、幻美者有之」,說香港應「面對美國等外部勢力的遏制打壓、威逼利誘,不屈不撓、堅決鬥爭」。

內地駐港中聯辦其後發出新聞稿,引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的話,稱夏寶龍致辭是一篇香港角度展開對美鬥爭的戰鬥檄文,新聞稿中18次提到「鬥爭」,要求「武裝勇於戰鬥的鬥爭精神,堅定對美鬥爭的必勝信心,並明確香港鬥爭的職責任務。」

第三位就是香港特首李家超,在香港政府總部舉辦就「團結應對美國濫施關稅交流意見」的專題座談會,他提出「港府會凝聚一切力量,與霸凌主義鬥爭,愈戰愈勇,全力維護香港繁榮」。

這些講話的即時反應,是香港總商會原定24日訪美,其成員上午還說行程不變,下午就改口,決定延後訪美行程;香港新民黨亦表示訪美決定延至更平靜的時機。國泰航空要舉辦達拉斯首航活動,美國活動會繼續,但原定當日在香港的慶祝儀式取消。

團體和政黨早前決定訪美,還一度說要約見美國議員及官員,結果扮演傳統緩衝角色的想法做法被叫停,現在要轉向鬥爭,甚至「火力全開、痛快淋漓」,但怎麼個鬥法,還未見有內地方面要求的「實際行動」。現階段看只是就香港作為自由港,在「對等關稅」上的爭持;及可能因「中概回歸」,掀動香港接收安排等,其他如香港郵政停收寄美平郵包裹,多屬應戰之舉,除非關稅戰大面積外溢到外交、政治層面。

香港 關稅 貿易戰

上一則

香港旅遊業界:高鐵團成新趨勢 桂林、張家界成新貴

下一則

港復活節百萬人外遊 商鋪苦守 零售業界憂旺丁不旺財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