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衝擊 恒生銀行顧問: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難保2%

美中關稅戰未見消停之勢,香港恒生銀行行政總裁辦公室高級顧問梁兆基20日指出,美國加徵超高關稅,使中美兩國貿易差不多完全停頓,同時影響香港出口表現,並預料香港今年經濟增長未必能達到港府預測的2%目標,前景不樂觀,但若關稅措施的實施時間在短期內有結論,或可減少對香港下半年的影響。他認為內地長遠要更開放市場刺激內需,香港亦可從中得益。
綜合明報、香港電台等港媒報導,梁兆基20日在電台受訪表示,過去香港企業積極開拓新市場,美國市場在香港轉口占比減低至僅占約6%,相信即使關稅令香港出口下跌,情況不會如新冠疫情時的差。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0日在網誌表示,中美關稅戰下,香港維持自由港及自由貿易政策,為商界提供穩定和可預期營商環境,讓他們安心推展業務部署,國際資本最近正加速配置到香港和內地市場,外國金融機構在香港擴充規模,說明國際投資者擔心錯失投資內地良機,加速分散風險,「東升西降」投資格局變化正逐步凸顯。
梁兆基稱,香港部分中小企仍依靠傳統美國市場,關稅措施將對倚重美國市場的企業帶來很大打擊,風險相當高,企業要開拓其他市場穩定銷售額,希望港府和商界提供協助。
而近期美國訂單突然中斷,會造成企業的短期資金緊張,銀行會盡量因應還款能力提供協助,包括透過不同貿易融資或貸款方案,打開其他市場,以抵銷美國的訂單。
陳茂波說,美國單方面挑起關稅戰將自己推向孤立之境,要維護好香港安全穩定的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金融穩定,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
梁兆基提到,關稅下,港股難免短期波動,但不用太悲觀,在港上市企業有一定經濟實力,當中的中資企業增長能力強,香港市場對國際基金仍有吸引力。港府或商界可協助中小企與美國以外市場建立聯繫網絡,並協助外資企業透過香港平台開發內地市場;美股有資金撤出,香港或能因此得利,只要維持自由港承諾,就能增加外商信心。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應該爭取與美國談判,不應與內地綑綁。他指港府早前提出加大力度應對措施,例如推動香港產業升級轉型、引入外國企業和資金等,現時已在做,亦非短期內可以取得突破結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