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樂高集團投資公司副董事長 瑞士滑雪意外身亡

紐約市94%家暴案被駁回 霍楚籲司法改革 保護受害者權益

與美團隊發表新冠論文 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沉寂4年高調復出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中國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中新社)
中國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中新社)

在新冠疫情期間評價兩極的中國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在「沉寂」於公眾視野約4年之後,近日高調出現在國際病毒研究界。據報導,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近日發表一篇首次提出「定製化新冠病毒受體」概念的研究論文,其中一位研究人員就是石正麗,而石正麗團隊合作夥伴還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David Veesler團隊。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Nature」10月30日發表題為Design of Customized Coronavirus Receptors(CVR,定製化新冠病毒受體)的研究論文,研究者包括廣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美國華盛頓大學David Veesler團隊、與及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嚴歡團隊。

這篇論文在首段就介紹了研究團隊,清楚列出石正麗Zheng Li Shi 的名字。報導認為,這是石正麗沒有公開露面了4年後,再次高調出現在國際病毒研究界。

該研究首次提出了「定製化新冠病毒受體」的概念,旨在不依賴天然受體的條件下構建易感細胞模型。基於該技術,研究團隊為多種冠狀病毒成功設計了功能性人工受體,並通過合作深入探索了人工受體發揮功能的機制及其多方面的應用價值。

此外,研究團隊發現,結合鼠肝炎冠狀病毒(MHV)Spike蛋白CTD結構域的人工受體也具有良好的受體功能性,這說明儘管MHV利用NTD識別其天然受體CEACAM1a,其CTD仍然保有充當RBD的能力。這些發現表明冠狀病毒Spike蛋白可以兼容多種方式激活其融合機器並介導病毒入侵。

報導指出,該研究成功實現了多種冠狀病毒功能性受體的定製化設計。雖然研究以冠狀病毒為主要研究對象,但理論上亦可以為其他自然存在的病毒設計受體。通過為一些受體未明而且缺乏感染模型的病毒設計人工受體,有望突破病毒學研究瓶頸,有助於相關病毒感染的基礎研究以及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的開發。

嚴歡、石正麗和David Veesler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劉鵬、碩士生黃美玲,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博士後郭華,以及華盛頓大學Matthew McCallum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石正麗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流行病學、病毒的分離和鑑定、病毒的起源和進化和蝙蝠抗病毒機制等,學術貢獻獲肯定。但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稱,石正麗被西方病毒學者指是新冠病毒散播的關鍵人物,此次出現在中美合作的論文中,令人想到新冠疫情爆發後,有媒體曾起底美國「生態健康聯盟」曾資助中國的新冠病毒研究項目,也似乎在試探公眾對疫情的記憶。

2020年,在新冠病毒於武漢爆發時,石正麗是武漢病毒實驗研究室其中一位主要負責人。部分西方媒體曾質疑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並指石正麗的研究獲西方支持。

中國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取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
中國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取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網站)

石正麗 武漢病毒研究所 疫情

上一則

彭博:中國藉巴黎奧運金牌數與美並列第一 宣揚國力

下一則

英女王77年前婚禮蛋糕 中國買家花2.6萬人民幣拍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