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彭博:美中貿易會談後 中國取消波音交付禁令

快看世界/今日你應知道5件事

中國氣象局擁全球數值預報模式體系 提供132國家服務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中國為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氣象衛星數據、產品和服務。(取材自中新網)
中國為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氣象衛星數據、產品和服務。(取材自中新網)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宋善允2024年12月30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氣象全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為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高品量的氣象衛星數據、產品和服務。

中新社報導,在當天舉辦的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宋善允介紹近五年來中國氣象發展取得的進展。  

宋善允表示,近五年來,「災前—臨災—災中—災後」全鏈條遞進式氣象服務和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實現中國全國全覆蓋,有效防範和應對了一系列重大和極端氣象災害。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全的人工影響天氣空地立體作業網,五年來累計增加降水近2000億噸,防雹減損經濟效益超600億元人民幣(約82億美元)。  

宋善允表示,中國建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數值預報模式體系,成為擁有完整體系技術研發能力並實現業務應用的全球四個國家之一。風雷、風清、風順、盤古、風烏、伏羲等一批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氣象大模型相繼湧現,部分指標性能與國際主流大模型水平並駕齊驅。構建全球智能預報業務體系,實現提前一天預報逐小時天氣,提前三至七天預報區域性暴雨高溫、寒潮過程,提前15天預測全國性重大天氣過程。

中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現代化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全國氣象災害監測率達到80%。氣象監測國土覆蓋率由29%提升至44%,冰雹、龍捲風和雷暴大風識別率分別達到84%、80%和85%。中國也成為唯一同時運行黎明、上午、下午、傾斜等近地軌道民用氣象衛星國家。

此外,中國氣象防災減災基層治理經驗、遞進式氣象服務、高級別預警「叫應」、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在世界防災減災實踐中發揮引領作用,為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高品量的氣象衛星數據、產品和服務。

暴雨 人工智能 高溫

上一則

英女王77年前婚禮蛋糕 中國買家花2.6萬人民幣拍下

下一則

冰雪大世界急招冰雕師 想要日薪3500元 先克服兩件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