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PA滿分、年賺百萬創業家 18歲天才遭15所名校拒絕

美國人對中貨仰賴有多重?從微波爐到芭比娃娃都受影響

BBC轉性?竟稱「中國空氣勝西方」 網諷:deepseek寫稿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中國致力發展綠色能源,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日漸增加。圖為武漢遭遇霧霾情況。(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國致力發展綠色能源,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日漸增加。圖為武漢遭遇霧霾情況。(中新社資料照片)

英國廣播公司(BBC)真的轉性了?日前BBC多篇報導開始宣揚中國高新製造業,讓網友懷疑被「盜帳號」。近日BBC一則報導又在中國社交平台廣泛流傳,報導引述一名英國商人稱「中國一些城市空氣質量比西方城市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X平台轉發此片段,稱「中國正讓藍天再現」,但事實上可能不是如此。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BBC近日在X平台上分享一段周日訪談節目內容,其中一家英國新能源公司執行長傑克遜(Greg Jackson)以中國為例,試圖講述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經濟成長可以並行不悖。

傑克遜認為,首先,中國去年的可再生能源建設達到全球可再生能源建設的59%;其次,中國去年新車銷售量有一半是新能源車。最後他稱,中國一些過去以空氣汙染聞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現在的空氣質量都比一些西方城市要好。

傑克遜的談話,特別是「空氣質量比一些西方城市好」的說法,引起爭議。也有中文用戶加註中文翻譯,甚或只擷取有關「中國空氣質量比一些西方城市好」的說法轉發到微博

自由亞洲電台指出,實際上,空氣質量的標準,也就是「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 AQI)的計算方法,中國與美國等國家計算方式差不多,都是基於監測六種汙染物質的濃度,計算各自的汙染指數後取最大值做為AQI的最終數值。而中國和美國在汙染物濃度限值和分級標準上並不一樣,也就是說,像是中國某城市PM2.5濃度24小時均值為35.5µg/m³時,換算出來的空氣質量指數雖仍可能是「優」或「良」,但在美國已屬於「輕度汙染」。

在計算方法相同的前提下,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年均PM2.5濃度是9µg/m³,英國則是20µg/m³,中國則為35µg/m³,因此,該數據並不支持「中國空氣品質比一些西方城市要好」。

因此,雖然傑克遜的說法「中國一些過去以空氣汙染聞名的城市,現在比一些西方城市都要好」,的確有可能出現,且中國2024年空氣品質優良的天數確實增加,這卻忽略了各國在計算PM2.5的標準和定義的差異,並不能全面反映各國空氣品質的真實情況。

不過中國網友還是認為BBC狂吹中國空氣「更香甜」,許多人認為BBC在失去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後就開始「說實話」、「一斷糧就反咬主子了」,還有人嘲諷「他們最近怎麼奇奇怪怪的,開始用deepseek寫稿了?」

BBC訪談節目中對於中國空氣品質比西方城市好的論點,引發熱議。(取材自微博)
BBC訪談節目中對於中國空氣品質比西方城市好的論點,引發熱議。(取材自微博)

空氣汙染 微博 WHO

上一則

美駐中使館2變動 民眾辦美簽被預言面臨「地獄級難度」

下一則

買全球聯保白花錢?電腦故障得送美國修 聯想挨批詐欺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