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期限將至…搶辦REAL ID 多地DMV大排長龍

維州男國家公園偷挖人蔘 被罰巨款、坐牢30天

中國發現7000年前鑽木取火器 半米高、還有取火刻槽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草堰港遺址出土的鑽木取火器。(新華社/草堰港遺址考古隊供圖)
草堰港遺址出土的鑽木取火器。(新華社/草堰港遺址考古隊供圖)

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2024年度考古成果匯報會昨在南京舉行,考古工作者在會中發表,江蘇興化草堰港遺址中發掘出一套完整的鑽木取火器,有半米高,經研究分析,其年代距今約7000年,為目前國內所見最早的鑽木取火器實物,比新疆地區的發現早了足足3000年之久。

據新華社報導,在該遺址,考古人員已發現多件鑽木取火器。本次出土的這件取火器由60厘米鑽桿與30厘米取火板兩部分組成,整體呈棕褐色,其表面有10餘個深黑色的圓形凹窩,並帶有明顯灼燒痕跡。

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草堰港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甘恢元在會上表示,利用摩擦生熱的原理來取火,是早期人類利用火的創造性發明,在中國遠古神話中,就有「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傳說,實際上鑽木取火發明的時間應遠早於傳說時代。

草堰港遺址出土的鑽木取火器。(新華社/草堰港遺址考古隊供圖)
草堰港遺址出土的鑽木取火器。(新華社/草堰港遺址考古隊供圖)

「這套取火器是此遺址發現的最長、保存最完整的鑽木取火器具。」甘恢元說,取火板的一端還有一圈環形刻槽,可用於繫繩,便於先民隨身攜帶或懸掛。此外,先民在取火板上等距離預留了刻槽,以便在取火時,火星能夠順著刻槽下落,引燃火絨等易燃物。

草堰港遺址位於江淮東部裡下河腹地,整個遺址位於水面之下,面積超8萬平方米,為江淮東部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長期以來,地理及考古學者多認為裡下河地區在6500年前受海侵影響,不太可能存在古遺址,草堰港遺址的發現改寫了過往認知。2022年系統發掘以來,已出土陶器、骨器、玉器等文物3000餘件,並發現大量鹿、豬、水稻等動植物遺存。

網民們對這半米高的鑽木取火器紛紛表示新奇,並讚嘆古人智慧:「牛,這麼高一看就是用繩索牽引式的,即便在原始鑽木取火技術裡,也是最高科技的了」,「普羅米修斯見了頓時覺得自己白忙活了」,「神話流傳是原因的」,「5000年要改成7000年了嗎?」。

火星 新疆

上一則

中與巴基斯坦簽協議 「天宮」可望迎來首位外籍航天員

下一則

「突有刺痛」乘客搭南航被針扎 怕染梅毒、愛滋患抑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