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焦點/人代籲統一法定產假18周、強化性教育防墮胎

中國少子化趨勢衝擊人口安全,成為兩會關注焦點。有人大代表建議校園將性教育、婚戀教育納入必修課程,減少意外懷孕導致的墮胎問題,進而提升女性生育力;還有人呼籲把法定產假統一設為18周,由政府補貼用人單位社保繳費等,希望能從各方面「催生」。
綜合澎湃新聞、港媒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醫師張齊表示,中國出現少子化趨勢,女性生育力降低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她指出,目前中國約有2.4億育齡夫婦,但15%不孕不育,主要原因包括青少年性教育薄弱,無保護性生活引發墮胎率較高,墮胎手術後關愛不足造成生育力損傷。其他原因還有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年輕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
因此,她將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加強「女性生育力」保護、阻斷少子化趨勢的建議,將性教育及婚戀教育納入高小、初中至大學不同階段必修課程,引導青少年接受「健康、安全、負責任」的婚戀觀,避免非意願妊娠,保護女性生育力。
另外,自2021年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以來,各地制定出台關於延長產假、陪產假、育兒假的政策措施,但時長不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原副主席譚琳認為,各地生育休假時長設置缺乏充分科學論證,有的省延長時間過長,對女性就業產生不利影響。
她擬向大會提交「完善生育休假制度」的建議,呼籲把法定產假設為18周,並適當延長陪產假和父母育兒假。同時,對生育假期間的用人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給予財政補貼,對僱用女職工達到一定比例的用人單位給予稅費減免等。
對於譚琳建議延長法定產假,許多網民卻不以為然,最多人擔心影響女性就業,「再延長,女性就業更難,先做好配套」、「這下未婚未育更不好找工作了」,也有部分人直指「延長有啥用,(公司)又不讓你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