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自薦系統上線「不拘一格降人才」 歡迎草根球員

中國足協官網1日上線「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所有持中國身分證球員均可在自薦系統註冊自薦。足協官方表示,這是創新足球人才選拔機制的重要舉措,旨在暢通足球人才選拔通道,拓寬足球人才選拔渠道,「不拘一格降人才」。消息公布後,不少網民點讚並留言「我也想試試」,有評論稱「草根球員的春天來了」,但也有評論認為斷絕利益輸送才能整頓國足。
新華社報導,中國足協在官網介紹,發布該系統,旨在暢通足球人才選拔通道,有效防治群眾身邊的足球選材腐敗現象。

據介紹,該系統將通過球員主動註冊、填報自薦信息、業務部門初篩評估、業務部門選拔入庫、動態跟蹤和複評五個流程實現球員自薦功能。所有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身分證的球員均可在自薦系統註冊並進行自薦。中國足協相關業務部門將組織專家團隊定期對自薦球員進行集中初篩評估、現場選拔,通過選拔的優秀自薦球員將有機會進入不同的訓練營、集訓隊,也有機會參加中國足協組織的各類比賽。
上觀新聞報導,「球員自薦系統」,宣告了足球人才選拔模式的一次重大變革,力爭為更多「草根」與「非傳統青訓」球員提供晉升通道。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自下而上」的選拔模式或將有效打破地域和層級壁壘,縮短民間業餘球員與職業體系之間的距離。然而,如何平衡海量報名帶來的審核壓力與評估效率,仍是落實過程中的核心挑戰。
為此,足協強調將借助紀檢監督與社會監督員,加強選拔全程的透明度與公正性,並在「入庫」後為球員建立持續跟蹤培養和多元出口的機制。此外,這種雙重監督體系也直接回應了公眾對足球領域選材腐敗的關切。入庫名單定期官網公示的做法,增強了選拔透明度,有助於減少暗箱操作可能性。從制度設計看,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更是對行業生態治理的積極探索。
有分析認為,若此系統能與校園足球、業餘聯賽等數據庫打通,並借力AI與大數據手段進行量化評估,將進一步提升選拔的科學性與公信力,為中國足球多層級人才儲備夯實基礎。無論成效如何,這一舉措已然為「草根球員」打開了更廣闊的想像空間,也為傳統青訓模式注入了改革的動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