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入境美國拒答問題…這些人會延誤進關 這類人恐被遣返

川普:不只10-15國 要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

中國社科院清史中心成立 打造「黨信得過」的隊伍傳播史觀

中國社科院。 (取材自中國社科院官網)
中國社科院。 (取材自中國社科院官網)

中國官方編寫近20年的清史在2018年送審後,至今仍未完成,近日反交由新成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清史研究中心繼續。中國社科院表示,要造就一支「黨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清史研究國家隊」,傳播正確歷史觀。

中新網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清史研究中心成立大會21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15家科研院所和大學的35位專家學者參會。

會議認為,成立清史研究中心,就是要團結匯聚全國清史研究精銳,整合優勢資源、創新研究方法,「牢牢把握清史研究國際話語權,傳播正確歷史觀,講好清代歷史故事,努力構建中國自主的清史研究知識體系」。

會議指出,要努力打造清史研究的中國學派,造就一支黨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清史研究國家隊,推動中國清史研究走深走實。

清朝已經覆滅113年,但中共建政後編寫清史過程崎嶇。港媒報導。2002年,官方決定編修清史,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動用2000多人編寫。

2018年9月,「清史」送審稿上報中央。2019年,中央交由新成立的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負責審讀,並且成立審讀工作領導小組。2023年6月,央視報導,「清史」106冊共計3200萬字書稿的審讀工作初步完成。

1990年代開始,美國漢學界興起「新清史」研究風潮,他們重視漢語以外的檔案,強調清朝的滿洲元素有別於中原王朝的朝代特徵,清朝不是過去中國的改朝換代,甚至認為清朝不等於中國,中國只是清帝國的一部分。

新清史的觀點對「大一統」、「中國認同」及「漢化」等觀點構成挑戰,清史因此成為具有敏感性的議題。

2018年送審的「清史」沒有通過審查,美媒華爾街日報去年報導,審讀者表示,書稿應強調清朝統治者「統治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種說法有助中共證明目前對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和其他非漢族群體聚居的廣泛領土的統治具正當性。

此外,審讀者希望淡化西方對清朝政治改革的影響,同時強調外國帝國主義對中國社會的負面影響。還有審讀者批評書稿「沒有為人民說話」、過於偏離官方觀點等。

清朝的遺產對當代中國影響甚巨,特別是領土、民族的組成上。圖為北京故宮乾清宮「正大...
清朝的遺產對當代中國影響甚巨,特別是領土、民族的組成上。圖為北京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中新社)

中共 華爾街 故宮

上一則

曾出現不明抖動…熊貓「福寶」靜養百日後 首次見客

下一則

世預賽/國足0:2輸澳 中媒諷:「頂住壓力在7萬人面前吞敗」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