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人工成本 海南用AI技術種玫瑰、手機就能「種花」

在AI浪潮下,且作為海南自貿港的前沿,海南各級產業思索如何將新科技應用到自身生產與製造當中。海南三亞亞龍灣玫瑰谷正推展AI技術輔助生產,同時推動智慧景區;海南奧斯卡糧油則在工廠生產管理運營系統裡融入AI。
涵蓋農業、工業生產與旅遊服務產業的海南亞龍灣玫瑰谷,以在鹽鹼地種植玫瑰花聞名,同時也利用生產的玫瑰花來製造護手霜、香水等日化用品,海南玫瑰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碩表示,一產農業本身是虧損的,所以用三產的收入反哺農業投入、然後用二產銷售提升價值。
面對AI科技發展,王碩稱,目前AI技術正在銜接玫瑰園裡的自動噴灌系統,地裡面的玫瑰都是用以色列農業噴灌系統,能通過手機來自動操作。未來將購買或研發改進除草的機器人,因為「園裡草長得比玫瑰快,令人頭痛」。機器人能降低人工成本。此外,公司正規畫智慧景區,會利用AI相關技術在電子宣傳、影片等領域。
而引進機器人意味減少附近村民勞動機會,王碩表示會有所取捨,在需要人工的分揀花茶、包裝、修剪花枝等工作,會將300位勞動力運用到能做的事情上,提供村民好的養老環境。接下來會讓黎族老鄉在田地裡面唱歌跳舞跟遊客互動, 讓勞動成為開心的事,而不是求生的必要。
糧油加工企業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也正在推動AI進入生產系統,公司副總經理曹又華表示,目前管理運營系統裡面有相當多環節,已經融入了AI跟算力。現在人力較少,是因為程序已經提前設定,比如某個工藝環節,會提前將最優異的產品的指標參數融入到管理系統。此外,當產品參數有異常波動,AI系統會自動提醒哪方面需要注意與調整。未來也考慮引進機器人在某個環節協助生產。
工業自動化是很多要素促成,曹又華稱,一是內生驅動上,在自貿港最開放的前沿,公司想打造管理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工廠;二是雖然前期投入多,但會讓企業在未來的管理會非常高效;三是盡量減少這種傳統人力或者人才掣肘。因為海南目前同行業少,所以想從市場去空降或去吸收人才有挑戰,海南學校雖然增加中但仍相對少,且AI對於傳統工廠而言確實能帶來賦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