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星遭爆料4奈米丟單 AMD傳轉單台積電亞利桑納廠

修法規漏洞 共和黨鎖定各州白卡醫療提供者稅

中國踏春改瘋「挖礦」 網上分享挖水晶、橄欖石攻略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圖為市民曬出的「橄欖石」。(取材自封面新聞)
圖為市民曬出的「橄欖石」。(取材自封面新聞)

中國民眾以前踏春是挖野菜,如今紛紛改挖礦石。近日多地就上演現實版「黃金礦工」,在南京,市民和遊客湧入郊外挖「橄欖石」,成都也有人爬上山坡找「水晶」,甚至全家大小拿著錘子、鑿子齊上陣「尋寶」。這波「挖礦熱」也引來在安全和法律層面風險的質疑。

央視報導,據南京市民陳女士介紹,六合區的廢棄礦區原為採礦場,現已荒廢,地面上散落大量「橄欖石」碎渣,可直接拾取。不少人則攜帶錘子、鑿子、小瓶與密封袋等工具,在山體上進行挖掘,「外地遊客也慕名前來,許多人帶孩子體驗戶外研學」。

挖「橄欖石」的網友們。(取材自封面新聞)
挖「橄欖石」的網友們。(取材自封面新聞)

不少人在社群上曬出「挖礦」成果:一顆顆「橄欖石」呈綠色透明狀,有大有小,在光照下十分漂亮。不過,也有市民提醒,山體附近存在落石風險,中段還有無護欄的蓄水池,建議遊客注意安全。

南京市規畫與自然資源管理局指出,六合地區玄武岩中確實可能伴生橄欖石,但因顆粒細小,早年未具開採價值,目前該區域已荒廢,環境複雜、風險難以預估,市民應謹慎前往。

網民挖到的「橄欖石」。(取材自封面新聞)
網民挖到的「橄欖石」。(取材自封面新聞)

「野外挖礦熱」並非南京獨有。成都市民近期也在天府新區、新都等地挖掘所謂「水晶」,並在網上分享攻略。不過,網友檢測後發現,多數「水晶」其實是方解石。四川省綜合地質調查研究所專家付小方解釋,方解石與水晶(石英)在硬度、外觀及解理特徵上有明顯區別。方解石硬度低、易碎,有明顯的菱形解理;而石英則堅硬、沒有解理面,玻璃光澤強。

易周挖到的「水晶」。(取材在封面新聞)
易周挖到的「水晶」。(取材在封面新聞)

針對部分民眾擔心礦石輻射問題,付小方強調,方解石和石英本身無放射性,通常對人體無害。但他也提醒,無節制挖掘可能破壞植被、削弱山體穩定性,長遠看會增加地質災害風險。

事實上,2023年北京市門頭溝區曾因「挖水晶熱」導致植被破壞、山體裸露,雨季時甚至可能引發滑坡等安全事故。當地政府雖設置卡口與禁挖警告,仍難以完全遏制熱潮。

法律界人士指出,個人在一般公共區域挖掘橄欖石或方解石並不違法。但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趙良善提醒,若在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等禁挖區域採礦,將面臨罰款、拘留等處罰。

重慶百君(成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肖明靜亦指出,根據「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無論礦石價值高低,擅自採挖均屬違法,情節嚴重者甚至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上一則

遼寧女家中荷花缸長出這種菌 中科院博士「千里求菌」

下一則

河南女舉報1董座出軌、讓她多次懷孕 對方反咬被警打臉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