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沒有通過自己的測試」 紐時社論籲拜登自行退選

如果陣前真「換拜」 民主黨策士:川普就麻煩大了

抓住父母軟肋的…兒童成長陪伴師

「兒童成長陪伴師」面向的是兒童、服務的是家庭,專家認為,不能放任其「野蠻生長」。示意圖。(取材自新京報/IC photo圖)
「兒童成長陪伴師」面向的是兒童、服務的是家庭,專家認為,不能放任其「野蠻生長」。示意圖。(取材自新京報/IC photo圖)

隨著時代變遷和科技進步,忙碌的現代人如今在工作、學業和生活事項上都能找到「代客服務」,連家長陪伴、教育孩子這項天職都能付費找代理。有人說,這群明碼標價卻未被納入規範的「外包父母」,切中了家庭教育的軟肋,也正加速親子關係的疏離。

「兒童成長陪伴師」近日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火了,據報導,這個新興職業月薪4萬元(人民幣,下同,約5523美元)起跳,包吃包住,一天僅需工作約4小時,還有豪車相伴、可出入高檔場所,因工作內容主打「陪伴孩子並引導調整」,招聘要求較高,英語流利甚至名校碩士是基礎;但也有從業者說自己做得像是「傭人」。因行業缺乏官方規範,目前遊走灰色地帶,引發質疑。

月薪數萬 部分可達10萬

據中新經緯報導,「兒童成長陪伴師」主打一個「陪伴」,亦即陪孩子學習、運動、玩耍,在陪伴中觀察孩子的習慣並引導調整。業內人士稱,根據地區和家庭等情況不同,「兒童成長陪伴師」月薪在5000元至四、五萬元不等,部分甚至能達到10萬元一個月。

在上海擔任「兒童成長陪伴師」的王丹丹,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六每天下午3點到晚上7點半,這份工作讓她在上海月入4萬,如果算時薪則更為可觀。

下午3點,王丹丹和司機一起開車去上海某國際學校接雇主家的雙胞胎孩子回家,在車上,王丹丹就開始給孩子進行「知識面的拓展」。「比如傳統文化方面,我會給孩子做四大發明的知識拓展,也會一起去嘗試做小手工類,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王丹丹說。

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其作用無可替代。示意圖。(新華社)
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其作用無可替代。示意圖。(新華社)

位於重慶地區的「兒童成長陪伴師」宋思雨說,她的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晚上5點半到8點半,主要陪伴小朋友做幼小銜接的功課,輔導他拼音和算術,還要帶他做像踢球這樣的大動作戶外活動,有時會根據家長需求帶小朋友去擊劍、游泳、羽毛球培訓班。宋思雨每月收入在5000到6000元。

招聘標準 要求英語口語

「新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還是有區別的,在重慶其實很多家長對兒童成長陪伴師還有誤解,把我們等同於育兒嫂和家教,或者以為需要接送到陪伴師家裡,其實我們是上門服務。」宋思雨說,他們的薪資也與服務模式和陪伴師個人能力有關。在重慶的住家陪伴師薪資在8000到1萬8000元不等,一般是單休;高薪資的陪伴師往往被家長要求會開車、英語口語好。

不過,也有人表示「傭人」的活兒他們也得幹。00後海歸苗苗不久前才選擇加入這個行業。她表示,除了輔導功課之外,自己還要負責兒童的起居工作。

成為一名「兒童成長陪伴師」難嗎?據新聞晨報報導,在社交平台隨機檢索相關內容,一家名為「紅杉互惠家政」的機構工作人員談及招聘條件時說,「不繳納社保,工作地點是家庭,家庭沒有營業執照很正常,也不用納稅,薪資就是純到手的薪資。」這名工作人員原本稱起薪只有8000元,後來面對「上不封頂」的提問,又立馬改口稱起薪可以給到1萬6000元,直接翻倍。

除此之外,「中介抽成」在這個行業裡也很常見。另一家「菲凡國際家政」介紹了抽成規則:「服務費是第一個月工資的20%,簽了合同,如果沒有做滿一個月,那就按實際工作時間占一個月的比率退還服務費。」多家機構並要求求職者提供英文自我介紹視頻,一家機構更直言這行學歷只是一方面,重要的還是看英語口語以及經驗。

作為一家專門提供「兒童成長陪伴師」業務的公司,Laura透露出他們的招聘標準:首先就是學歷,能接受的就是本科及以上,此外,英語口語能力也是必須,很多求職者雅思成績都在7分以上。「兒童成長陪伴師」賺的就是20%的人的錢,因為這些人掌握著80%的財富,所以才能開出高薪;這份職業面對的孩子其實也是有年齡限制的,「一般在2到10歲。」

隨著薪資和工作內容不同,有的「兒童成長陪伴師」只剩「遛娃」功能。示意圖。(取材自...
隨著薪資和工作內容不同,有的「兒童成長陪伴師」只剩「遛娃」功能。示意圖。(取材自浙江在線)

魚龍混雜 缺乏官方規範

中新經緯引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兒童陪伴成長師」目前並未列入人社部的相關職業目錄,因此並非一個官方認定的職業。該名稱可能由某些企業或個人自行使用,以滿足家長對於兒童成長陪伴的需求。由於缺乏官方規範,市場上可能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家長在選擇此類服務時需謹慎,避免上當受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有些機構把學科培訓老師包裝成為「兒童成長陪伴師」,實際上是在打擦邊球,對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進行學科培訓是現在教育部門明確反對的行為,「不能將家政服務當作學科輔導,更不能代替親子陪伴。家政服務的職責、學校老師的職責和家長的職責,這三者之間不能混淆。」

上門私教 打教培擦邊球

據虎嗅網報導,「兒童成長陪伴成長師」各類機構魚龍混雜,陪伴師的資質也良莠不齊,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或許還能提供系統且專業的陪伴,而低端市場的應聘者則可能只能提供傳統家政服務的簡單升級服務。有的機構甚至把學科培訓老師的上門「私教」,換了個馬甲,包裝成了「兒童成長陪伴師」,實際上就是打「教培」的擦邊球,打著陪伴的旗號,行補課之實。

廣州日報報導,事實上,對於校外培訓已有相應的管理與處罰規定,藉著「成長陪伴」的名義入戶早教,就涉嫌違規。如此行為,遊離於監管之外,難免會助長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給「雙減」工作帶來干擾,也背離了教育與陪伴的初衷。

專家說,陪伴兒童是父母的天職,其他的輔導都只是輔助。示意圖。(新華社)
專家說,陪伴兒童是父母的天職,其他的輔導都只是輔助。示意圖。(新華社)

王丹 親子 教育部

上一則

中國公布此次軍演將動用哪些武器 揚言要「箭雨清獨」

下一則

英商會:未來5年 英企在中國更難經營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