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嚴打手機盜竊 令業者斷網…華人受害者卻這麼說

大湖效應降雪正影響紐約 霍楚:別掉以輕心

00後也懷舊 假裝生活在上世紀末

愈來愈多店鋪以懷舊為主題,吸引年輕人消費。(取材自微博)
愈來愈多店鋪以懷舊為主題,吸引年輕人消費。(取材自微博)

記憶是抵達內心最短的情感路徑,對身處於疫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的這一代中國年輕人來說,所謂懷舊,更多的不一定只是懷念自己曾經歷的上世紀八、九○年代,而是「想像一個時代的完美世界」,感受自己已經失去或不曾接觸過的溫度。

豆瓣裡的一個名為「假裝活在1980-2000年」的小組,截至今年5月21日,已經聚集近14萬人。據調查,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組員是「00後」。這顯示,出生在2000年之後的「00後」,也跟上中國年輕人的懷舊風。不限年齡,不只情懷,懷舊風更成為一種經濟現象,滲透到日常生活與消費中,人們樂於為記憶和舊物買單,成為許多中國年輕人的一種社交貨幣

「東京愛情故事」劇照。(取材自豆瓣電影)
「東京愛情故事」劇照。(取材自豆瓣電影)

●最懷念八、九○年代

「昨天晚上『東京愛情故事』大結局你們看了嗎?」、「軟磨硬泡,媽媽才給了我五毛錢,買了一包水晶楊梅」、「買到了王傑的唱片,希望1997年之前可以去台北看他的演唱會」、「我選修了打字課,擁有了一台飛魚牌打字機」…

據潮新聞報導,打開「假裝活在1980-2000年」小組的主頁,好像重啟了時光機。在這裡,每個人都試圖「穿越」回上世紀八、九○年代的某一天,模擬當時的語境書寫自己的個人記憶。而分享這件事在這裡可不是獨角戲,組裡還有一群「戲精」小夥伴們,彼此之間互相看破不說破,配合對方的表演,一起沉浸式懷念二、三十年前的故事。

八、九○年代正處於一系列變革時期,當時的多數文藝作品至今仍有較高的知名度,是「00後」了解過去重要的懷舊素材。歸納組內的帖子後得出,「00後」懷舊內容就集中在該時期影視及文藝作品中,主要包括國民度比較高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和明星,如四大天王、小虎隊、張國榮。此外,風靡一時的流行服飾、群體遊戲和兒童零食也是他們懷舊的內容。

多位「00後」組內成員在分享自己的懷舊體驗時,都提到了最懷念八、九○年代「沒有電子產品干擾的快樂童年」、「積極向上的社會精神面貌」。

出生於2000年的小王加入小組已經一年,他說:「我對上世紀末的懷舊主要是從影視作品中體會到的,我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裡那種更加跳脫的思想意識。」

小張還是一名高中生,「覺得那時候的生活挺美好的,很喜歡那種可以一起騎單車、一起玩的感覺。」

歷史上,懷舊最早被當做是一種疾病。懷舊的英文nostalgia,由兩個古希臘詞語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組成,最早被瑞士醫師侯佛提出,用以指代中歐30年戰爭期間一些瑞士雇傭兵所患上的思鄉病。在現代語境下,懷舊已經演變成社會的集體性行為。「00後」扎堆在互聯網上懷舊,是他們病了嗎?

去年12月,一位網友在「假裝活在1980-2000年」小組內發布一條帖子:「為何出生在21世紀卻很懷舊?」評論區很有人回覆:「過度的電子化,浮躁又沒有實力支撐的流行文化,信息獲取更簡單,聯繫也更容易,但反而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有人說:「以前都好清新、好有朝氣,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販賣焦慮的流行審美根本不是我小時候憧憬的未來。」

也有人一語道破真相:我們只看到了想像中的21世紀,而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父輩覺得現在才是幸福的。隨時隨地來一場citywalk,靠著「電子榨菜」下飯,「特種兵」式打卡網紅城市…也許我們習以為常的當下,正是過去人們所嚮往的未來,未來人們所懷念的過去。

懷舊商店裡的小物。(取材自微博)
懷舊商店裡的小物。(取材自微博)

●愛淘舊物 驅動消費

報導指出,懷舊是一種想像的完美,活在某個時代中,無法獲知這個時代的全貌。「00後」懷念的或許並不是八、九○年代,而是各自人生中的「黃金時代」,以及想像中的完美世界。就像是斯維特蘭娜·博伊姆在「懷舊的未來」中說的,我們懷念的不是過去所存在的方式,而是過去可能存在的那種方式。我們所力求在未來實現的,就是這類的過去的完美。

據解放日報報導,近兩年,充滿懷舊元素的文化總能迅速吸引眼球並出圈。懷舊風更是成為一種經濟現象,滲透到日常生活與消費中,人們樂於為記憶和舊物買單。當懷舊開始變得年輕化,中生代「70後」、「80後」沉醉於童年零食和文創產品時,新生代「90後」、「00後」也開始懷舊,興起了CCD相機熱、Y2K熱。

「童年」這張懷舊牌,永遠能打進人的內心深處。伴隨著「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這首「童年」歌曲,一踏進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回味童年」的店鋪,彷彿回到了「80後」、「90後」的童年。櫃台上擺放的是猴王丹、大大泡泡糖、健力寶、無花果等許多人吃過的童年零食,每件商品3元人民幣(約0.4美元)、5元不等,不斷有市民和遊客進入,尋找曾經熟悉的零食。

「和小時候的包裝一模一樣,味道依舊。」1988年出生的小吳買了一小筐童年零食。她說,看見它們就想起兒時,放學在校門口小攤前駐足的時光,小零食和小玩具帶給她諸多的幸福與滿足。

不僅是童年零食,在數字化時代,網上「淘舊物」也讓一些年輕人找到了懷舊情緒的出口。一批電商平台就開出了以懷舊為主題的店鋪,搪瓷缸、熱水瓶、老式電視機、舊式鐘表等都是搶手貨,價格數十元至兩、三百元不等。「85後」青年小鍾常上網尋覓購買這些老物件,「看這些老物件非常親切,有一種時光流逝的感覺,收藏它們可以將記憶永久保存」。

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發現,懷舊可以提供情緒價值,幫助人們心情變好,實現情感的慰藉。對年輕人來說,這樣的懷舊情緒驅動了消費。他們購買的不僅是商品,更是對過去年代的懷念,以及對身分符號的認可。當我們懷舊時,其實是在懷念過去的某種關係、某個情境、某種生活狀態。

「假裝活在1980-2000年」小組成員曬出20年前流行的熱水壺、卡通書,現在已...
「假裝活在1980-2000年」小組成員曬出20年前流行的熱水壺、卡通書,現在已經基本絕跡。(取材自豆瓣)

●社交貨幣 打破僵局

社會興起懷念浪潮,也是人們對時代發展和變遷的某種情感反饋。這時的懷舊,是在重溫一種舊有的生活方式。「手工熱」就是很好的證明。工作之餘,一些人花兩、三個小時,去城市裡的手工作坊織毛線物品、燒玻璃、打磨銀飾品等。「80後」青年小丹說,手工時代給自己和家人製作物品的過程中,投入了時間和感情,也才會更在乎和珍惜這些物品。

對年輕人來說,懷舊還是現代社會的一種社交貨幣。參加聚會時,懷舊的話題總是可以迅速打破僵局。在社交平台,懷舊話題有專門的小組,比如影視金曲、老電影集,年輕人在小組中甚為活躍。

如果說懷舊有條分水嶺,「70後、80後」與「90後、00後」的區別就在於經歷。哪怕沒有經歷整個過程,都不妨礙後者的懷舊。與其說是一種懷舊,不如說是嚮往習得陌生而美好的過往事物的體驗。明天是由無數個今天組成的。懷舊也是一種回望和總結,過去的時代有美好也有遺憾,未來更須積蓄能量。

「東京愛情故事」劇照。(取材自豆瓣電影)
「東京愛情故事」劇照。(取材自豆瓣電影)
「假裝活在1980-2000年」小組成員曬出20年前流行的熱水壺、卡通書,現在已...
「假裝活在1980-2000年」小組成員曬出20年前流行的熱水壺、卡通書,現在已經基本絕跡。(取材自豆瓣)
懷舊商店裡的小物。(取材自微博)
懷舊商店裡的小物。(取材自微博)

貨幣 北達科他州 王丹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名校低就? 史丹福大學博士考鄉鎮公務員 網友直呼「想不通」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