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對等關稅最快周二晚上出爐?川普點出這兩個時間

義大利17輛特斯拉被燒毁 馬斯克:恐怖主義

「哪吒2」一個鏡頭磨70遍 見證中國視覺特效大躍進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哪吒2」劇照。(取材自微博)
「哪吒2」劇照。(取材自微博)

中國電影特效技術從追趕到超越,到「哪吒2」躋身世界一流,實現新飛躍。而觀眾們在社交平台上對劇情的各種解讀,也顯示動畫作品已被放在成熟的藝術作品位置上。

2025年春節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不僅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並以截至2月10日突破80.8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1億美元)總票房,成為首部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0的亞洲電影。片中壯觀場景帶來的視覺盛宴,讓全球見證中國視覺特效技術的躍升,背後「神助攻」之一,是來自深圳、從零開始的深圳洛克特視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洛克特視效」)。

據大公報報導,在動畫電影裡,視效難度分為S、A、B、C、D五個級別。「哪吒2」預告片中,一個預熱的火蓮花綻放鏡頭就讓觀眾大呼震驚,但這在電影總製片人王競看來,不過是一個B級特效,對團隊而言,作品的目標是要挑戰S級。

哪吒「鬧海」創難度之最

作為「哪吒1、2」的核心特效團隊,洛克特視效創始人聶華軍頻繁用數字來說明製作的難度:「哪吒2」光特效鏡頭就有近2000個,角色數量也是第一部的三倍。「哪吒1」全片鏡頭有1800多個,而「每個鏡頭平均包含5種特效元素,模擬緩存量超10T,複雜的畫面,如影片開場的『裂空爪』虛構裂口特效,岩漿就做了八種不同材質、不同速度的流體,這樣的鏡頭需反覆打磨六、七十遍」。

要做出讓觀眾滿意的效果,洛克特視效不斷進行技術極限突破。因為技術所限,不太敢挑戰海水製作,前作哪吒與敖丙的海上初遇是點到即止。但到了「哪吒2」,哪吒不但要下海,還要開海、鬧海。片中「海面被撕裂」的特效鏡頭直徑達5000米、深度3700米,相當於15艘航母的體量,其海水動態模擬的難度堪稱動畫電影之最。

「哪吒2」讓全球見證中國視覺特效的躍進。(取材自微博)
「哪吒2」讓全球見證中國視覺特效的躍進。(取材自微博)
哪吒2在海水特效費盡心思。(視頻截圖)
哪吒2在海水特效費盡心思。(視頻截圖)

聶華軍強調,是觀眾的期待倒逼技術進步,而以藝術驅動技術的理念,也讓「哪吒2」的視效與角色情感深度綁定,強化了觀眾對角色命運的共情。

十年前,如果問中國觀眾喜歡什麼樣的特效大片,答案可能是「阿凡達」、「變形金剛」等好萊塢電影。如今,答案裡會出現更多的國產大片,比如「流浪地球」系列中的宇宙奇觀,「長津湖」中的戰場等等,而這些視覺效果,大多由中國本土特效公司原創製作,它們不僅能為觀眾呈現科幻、戰爭等複雜大場面,也能製作出具有自己風格的虛擬生物和神怪角色。

製作出「流浪地球2」、「太空電梯」升空場景的MOREVFX公司創始人蔡猛說,行業進步沒有過多的經驗可談,都是靠著從業人員在一個個從未實踐過的項目中,像工匠手藝人一般,一個個鏡頭摸索出來。「只有經歷過,親手做出了所需要的效果,公司和行業的技能技術才能真實獲得提升」。

深圳洛克特視效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聶華軍在確定分鏡頭設計。(取材自中科之聲)
深圳洛克特視效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聶華軍在確定分鏡頭設計。(取材自中科之聲)

在數字藝術領域,洛克特視效以其卓越的視效技術和創新的業務布局,成為了業界的佼佼者。創始人聶華軍出生於湖南一個普通鄉村。師範畢業後,他選擇到電視台從事攝影工作,後來又前往北京求學,進修CG特效專業。

2002年,聶華軍參與張紀中版「神鵰俠侶」的特效指導工作而入行,後參與林超賢執導的電影「風雲決」而南下深圳。2009年,聶華軍首次創業動畫短片製作,作品「包強大戰壽司人」入圍第26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但因缺乏經驗,沒有考慮到原創動畫的商業模式,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就宣告失敗。

在積累一定的資金及市場經驗後,聶華軍於2017年成立了洛克特視效,繼續追逐電影夢。「我們公司在龍崗區阪田創立的時候,深圳的特效產業幾乎為零。在公司打響知名度後,龍崗區政府給予了我們很多優惠政策支持,希望藉此機會把影視特效在內的數字創意產業帶動起來」。

「哪咤之魔童鬧海」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僅特效鏡頭量就超過了「哪咤之魔童降世」...
「哪咤之魔童鬧海」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僅特效鏡頭量就超過了「哪咤之魔童降世」的全片鏡頭數量。(取材自深圳特區報)

目前,洛克特視效還與深圳天安雲谷合作簽約,攜手打造深港國際影視後期製作基地,致力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數字影視製作先行示範基地。「洛克特的使命就是推動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化發展。洛克特的願景,就是打造中國文化原創lP宇宙,我們希望能產出最優質的lP和視覺作品」,聶華軍充滿信心地說。

洛克特視效創始人聶華軍在歷經「哪吒」、「姜子牙」、「長津湖」等多個項目的特效磨礪後感慨道:「技術自信源於文化自信,當中國故事需要被世界聽見,技術便是最有力的語言」。

讓世界聽見中國故事

中國特效的進步是更廣泛技術革命的側寫。在科技領域的其他方面,中國本土企業也在不斷追趕歐美,其中,近期大火的人工智能DeepSeek和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便是佼佼者。這些企業的成功,得益於政府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和企業自身的努力,也激勵著更多的企業投入到科技創新的浪潮中。

報導指出,「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中國動畫電影的里程碑,特效技術的運用堪稱典範。影片中,哪吒的形象設計、動作捕捉以及場景渲染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導演餃子曾表示:「我們要讓觀眾感受到特效不僅僅是畫面的堆砌,是特效與故事、情感的緊密結合」。

洛克特視效、MOREVFX、天工異彩、Base FX、數字王國……這些中國本土視效公司注重技術創新和藝術創作,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和實踐探索,為中國本土電影特效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而這一切,皆源於從業者的共同心願——如MOREVFX創始人徐建所說:「我們期待未來中國電影特效能夠引領全球,成為國際電影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哪吒2」讓全球見證中國視覺特效的躍進。(視頻截圖)
「哪吒2」讓全球見證中國視覺特效的躍進。(視頻截圖)

美元符號、白頭鷹 暗喻反對大國強權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票房屢刷新高,據統計,截至2025年2月8日,「哪吒2」觀影總人次已突破1.5億。伴隨著觀影人次的不斷刷新,中國觀眾對電影的解讀也逐漸深入,有人聚焦片中場景的中美博弈隱喻,也有觀眾認為影片充滿反對大國強權的痕跡。有專家認為,觀眾解讀寄託變革訴求,也讀出了很多獨有的符號和象徵。

「玉虛宮不就是活脫脫的現實版五角大樓嗎?」,「綠色仙牌上的白頭鷹,簡直就是綠卡的代言人!」,「煉丹爐上面的美元符號亮瞎眼,不就是在暗戳戳地諷刺經濟霸權和美元體系嗎?」……據文匯報報導,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不斷飆高,影迷們也極為用心地為片中細節做出各種解讀。

細節反映國際情勢

談及網路上對「哪吒2」的討論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小孩看熱鬧、大人看門道,「哪吒2」是一個非常適合全家看的故事,在春節檔上映的時間點非常好,「好的故事和製作,在口碑效應的刺激下,促使影片取得了高票房成績」。

「影片大神話體系的建構有點像超級大片,這種片子在中國是不太多的。」張頤武也觀察到有很多觀眾將片中細節與國際政治隱喻聯繫起來,「詩無達詁,優秀的作品總能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

他認為,影片故事情節並沒有脫離哪吒的原型,網友將影片細節與對當下大國秩序的不滿相結合進行解讀,給影片的附加意義可能比創作人員自己想的還要豐富,「觀眾做的很多深度解讀其實挺有意思的,讀出了很多獨有的符號和象徵,大家各取所需」。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視覺特效,令觀眾大開眼界。(取材自微博)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視覺特效,令觀眾大開眼界。(取材自微博)

張頤武說,觀眾對影片進行政治上的解讀主要因為春節期間民眾很關注國際風雲變化,強烈感受到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所以大家從電影裡外化了自己內心的很多情感和情緒,對電影的解讀是公眾情緒的匯聚」。

「你們自詡照世明燈,幹的卻是恃強凌弱,禍亂人間的勾當!」據觀察者網引述「新潮觀魚」文章指出,這是2025年春節檔電影「哪吒2」的劇情最高潮,主角哪吒與敖丙在對抗偽善的闡教仙庭惡勢力時喊出的話,不僅點燃了全場,也讓所有觀眾深深共鳴。

在這個版本的哪吒故事中,創作者對傳統神話進行了全新改編:大反派不再是危害百姓的「四條惡龍」,而是高舉正義旗幟捉妖的「天庭」,神仙壓迫殘害那些底層的「妖」,用他們的血肉煉化成仙丹作為增強自身實力、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補藥」。

戲裡毒藥像冠狀病毒

看到這裡,很多觀眾都敏銳地感覺到,這個「新編神話」的大反派和當今被一些人視為世界霸權主義的代表——美國,極為相似。甚至有觀眾指出,片中很多細節隱喻也呼應了這一猜測。比如:形似五角大樓的玉虛宮,代表神仙身分的玉佩上的老鷹圖案,煉丹爐上的美元標誌,甚至在劇情中反派用哪吒父母作要脅讓他服下的那顆毒藥也像極了冠狀病毒。

「哪吒2」片中被部分觀眾解讀的美國元素,包括代表神仙身分的玉佩上的老鷹圖案,煉丹...
「哪吒2」片中被部分觀眾解讀的美國元素,包括代表神仙身分的玉佩上的老鷹圖案,煉丹爐上的美元標誌。(取材自觀察者網)

片中形似五角大樓的玉虛宮,反派用哪吒父母作要挾讓他服下的那顆毒藥也像極了冠狀病毒...
片中形似五角大樓的玉虛宮,反派用哪吒父母作要挾讓他服下的那顆毒藥也像極了冠狀病毒。(取材自觀察者網)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崔蘊鵬也關注到了網上關於該影片細節的諸多討論。文匯報引述崔蘊鵬認為,有人願意去解讀是對作品的認可,「古今中外歷史上很多文藝作品也都被各種解讀」,說明觀眾已經不再認為動畫是一種單純低幼的簡單藝術形態,看到動畫其實可以承載非常多的內涵,「大家開始把動畫作品放在成熟的藝術作品位置上」。

崔蘊鵬說,動畫作為視覺形象比較突出的藝術形態,一直以來就承載著講故事和傳達信息的雙重功能,「有些原理性、哲理性的信息很難用其他的實際拍攝或者表演的方式表達,就可以選擇動畫的方式」。當下各種高新技術讓動畫有機會模仿模擬現實世界的物體形態和光影效果,動畫表達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我覺得相對於真人實拍的電影來說,動畫更是一種國際化的創作語言。」崔蘊鵬認為,現在的動畫創作者不管是想講一個非常單純的故事,還是想表現非常複雜深刻的思考,都是可以做到的,「中國文化向來有文以載道的傳統,所以每一個創作領域裡或多或少都會有文化方面的思考,這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多解讀方向」。

上一則

馬習今年三會?陸國台辦:一貫積極推動兩岸交流

下一則

川普就任後美艦通過台海 國台辦籲美妥處涉台問題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