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約新世界美食廣場冒濃煙 警方封路 交通大亂

赫塞斯訪硫磺島 與日相及防長首度聯合悼亡

全球第100人、中國第1人 「獨臂船長」航海環球創紀錄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到達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港後,徐京坤舉臂慶祝。(視頻截圖)
到達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港後,徐京坤舉臂慶祝。(視頻截圖)

經歷99天的寂寞航行,「獨臂船長」徐京坤克服了海上的驚濤駭浪、無數生死瞬間,成為第100名繞地球航行一圈的人類,更創造了中國航海的全新里程碑。這名35歲的航海王,還要繼續挑戰極限,航向沒有邊界的未來。

2月18日,法國。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墨黑色的海面泛著微微波光,深紫色的晨曦輕輕喚醒了新的一天,遠方的海平面上,一艘帆船緩緩接近,載著克服了孤獨與危險的冒險者歸航。獨臂的徐京坤,是第100名完成旺代環球帆船賽(Vendee Globe)的人類,也是「世界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歷史上的首位中國船長。

★99天航程 充滿生死考驗

綜合新京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報導,旺代帆船賽被譽為「地球上最艱難的體育賽事」,不同於團隊航行,該賽事是一個人的戰鬥,全程無協助、無補給,且中途不能停泊,進入任何港口都算棄賽。旺代環球帆船賽每四年一屆,起航點和終點皆在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港,自1989年創辦以來,該賽事至今仍是全球航海運動的終極挑戰,甚至被譽為航海界的「珠穆朗瑪峰」。

旺代帆船賽全程超過2萬4000海里(約4萬4500公里),選手需要在近100天的時間內獨自面對極端天氣、孤獨、身體極限和技術難題。比賽途經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段,其中包括充滿巨大風暴的南大洋、「風暴走廊」智利惡魔島合恩角、充滿浮冰和狂風巨浪的南緯50度「咆哮西風帶」。據了解,本屆「旺代」共有40名選手參賽,有六人基於各種原因退賽,徐京坤是第30位抵達終點的船長。

隨著徐京坤的船隻駛入港口,兩側防波堤上等候的人們爆發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有人揮舞著中國國旗,還有不少法國孩子興奮地踮起腳尖,舉著手中的畫報,有些孩子更試著用生硬的中文發音高喊:「京坤!京坤!」

徐京坤表示,到港時,他心中幸福和激動兩種情緒被無限放大,「真正到達終點的那一刻,真的就是(渡完)九九八十一難的感覺。」但對他來說,這次完賽,不是一個終點,也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更是「中國航海的全新開始」。

在長達99天的航程中,徐京坤經歷了無數生死考驗和難忘瞬間。從出發到歸來,他穿越四大洋,抵禦狂風暴雨,在南太平洋中的尼莫點成為「地球上最孤獨的人」,在合恩角呼叫燈塔時聽到守塔人喊出他的名字;他曾在狂風中攀爬近30米高的桅桿3次;在大洋深處獨自迎接新年的到來。

當問題和挑戰接踵而來,徐京坤早已學會和海浪相處,「我之前為了站在這裡的所有努力,可能都比這99天辛苦,所以,我把這次航行中的每一天都當作一種獎勵。」在他看來,航海只有起點和終點,「你只要知道你的目標在哪兒就夠了,剩下的就是隨著風跑」。

2月18日,徐京坤在朝霞中進入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港。(取材自新京報/受訪者...
2月18日,徐京坤在朝霞中進入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港。(取材自新京報/受訪者供圖)

★電力系統故障 瀕臨退賽

徐京坤形容這段旅程「像極了一次濃縮的人生,酸甜苦辣鹹,人生百味」。其中最令他難忘的是到港前五天,船上的電力系統出現嚴重故障,幾乎讓他瀕臨退賽。「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退賽的壓力和無能為力。」

從當時的航行視頻可看到,徐京坤從唇齒間擠出的每個字,似乎都比寒夜裡的海風更刺骨,即便此前遭遇最高風速達65節的風暴「整個人像在滾筒洗衣機裡」、單手從水裡撈起上百公斤重的帆、右肩膀舊傷復發等各種困難,但「面臨退賽的感覺都沒有那麼強烈」。

然而對徐京坤來說,他的字典裡沒有放棄兩個字,「只有戰鬥,一直戰鬥,戰鬥到死。」於是他在在30多節的大風裡,不停晃動的賽船上,走到船尾最危險的地方去維修液壓發電機,「出手就能摸到海水,但這是一次必須的冒險」。幸好,他和他的船都重新回到賽場。

徐京坤可以說是享受著比賽中的每一天。雖然他的航海日誌裡有崩潰的瞬間,但從不失樂觀積極。不論是看見雙彩虹、黑白配色的「熊貓海豚」,每一個小驚喜的出現都令他興奮。農曆除夕他為自己包了六個「奢侈的餃子」,遇上絕美的海上日落時,他也總忍不住高歌。

還有一次悸動來自航海人的聖殿合恩角。在賽程的第68天,徐京坤呼叫合恩角燈塔,守塔人竟然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說他在等我經過,並祝福我的航程,他說會記得我是第一個旺代環球經過合恩角的中國船長」。

徐京坤賽程中適逢中國春節,他在船上享用自己包的餃子。(取材自微博)
徐京坤賽程中適逢中國春節,他在船上享用自己包的餃子。(取材自微博)

★旺代完賽 中國史上首位

透過在社交平台分享航海過程,徐京坤讓觀賽者感受到了航海的魅力,法國媒體稱他是「旺代詩人」、「旺代最會唱歌的船長」,一些法國學生還為他錄製了祝福視頻和歌曲。徐京坤笑稱,「有一種把客場打成主場的感覺」。

在終點迎接徐京坤的人群中,有他的老友胡貝爾。這個說著一口流利漢語的法國人,是今年旺代帆船賽的賽事總監。胡貝爾說:「我只能用『敬佩』來形容。他的堅持令人難以置信,而他的成功,也將成為中國航海運動史上的重要時刻。」

近代帆船賽事領域一直被西方體育和商業主導,藉由這次的突破,徐京坤認為,「旺代」可以被視作一個山頭,此前從來沒有中國船隊和船長涉獵這樣的領域,這次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終於有了一次嘗試和開始,「旺代」不再是中國航海人的禁區,「我們終於打開了一個窗戶,或者找到一條路」。

徐京坤(中)與團隊在終點慶祝。(取材自微博)
徐京坤(中)與團隊在終點慶祝。(取材自微博)

●徐京坤全靠信念 超越生理和心理極限

99天的環球航行是孤獨的,在徐京坤看來,這趟「旺代之行」超越了生理和心理的極限,如果單純依靠忍耐和忍受,他認為沒有人可以堅持下去,「所以信念對我來說很重要」。

徐京坤出生於山東平度山區,「大海」和「游泳」對他來說曾經是陌生詞彙。12歲時,徐京坤因意外失去左前臂。當時,他安慰家人說:「我的手要是不出事,指不定得給你惹多大禍呢,說不定這是在幫我。」

★一次次遠航 不斷創紀錄

他很快學會單手繫鞋帶、單手騎自行車,但別人口中「這孩子這輩子就廢了」,依然像烙鐵一樣讓他被灼傷。

幸運的是,沒多久,徐京坤加入了殘疾人田徑隊,「透過體育我快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樂趣,所以這種傷害就被終止了」。

徐京坤表示,自己人生上半場的命運像在懸崖邊上,「但它也不應由別人主宰」。他在16歲時,加入國家帆船隊備戰殘奧會,教練無法教他用一隻手打繩結,他就弄個暖水壺拉著繩子自己練習;隊友在看電視,他在練,隊友休息了,他就摸黑練,直到「別人兩隻手也沒有我快」。

2008年,徐京坤代表中國征戰殘奧帆賽,躋身前十,但隨著之後國家隊解散,他只能回家做小生意。後來好友翟墨環球歸來的消息,激勵他生出也要環球航海的心。

2012年,徐京坤駕駛一條比自己大兩歲、幾乎報廢的帆船「夢想號」從青島出發,航行4500海里,創造了「首次單人獨臂無動力帆船環行中國海」的世界紀錄,這次經歷讓他學會了相信,這樣的信念也幫助他在航海的路上一步步走下去。

2015年,徐京坤又闖進世界頂級單人航海極限挑戰賽MINI TRANSAT,改變了該賽事不允許殘疾人參賽的歷史,成為世界上首位單人不間斷跨大西洋的獨臂船長。

徐京坤表示,航海對他來說,一開始是證明給別人看「我可以做得到」,慢慢地,他發現航海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歷練,是他的學校,是他的人生修行場。

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遠航,經歷無數生死瞬間和崩潰時刻,他開始逐漸成長、強大起來,「這個強大可能已經不局限於一定要完成什麼事情,一定要拿到什麼樣的成績,而更多的是賦予了我非常強大的內心。」

徐京坤曾在採訪時透露,航海徹頭徹尾地改變了他,讓他活得很自在,「不在乎外在的東西,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活著就很舒服。」

徐京坤從不站在自然的對立面,「以前人們說戰勝海洋、戰勝自然,但對於真正的航海來講,這是絕對不能有的東西。」在他看來,真正的航行,更多是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運用好技術和科技,和自然和諧相處,「利用風、海浪、水流來幫助你到達遠方」。

而令人意外的是,「獨臂船長」這個稱呼是徐京坤自己取的。徐京坤的妻子在為他寫傳記時,他特別要求要在標題裡寫上「獨臂船長」;在許多媒體訪問時,他也不忌諱提到自己少了左前臂,反而認為獨臂是很獨特的東西,他說,「我的左臂救了我很多次命,有很多次落水都是靠它把我摟上來的,它跟著我出了好多力氣,這是我的標記」。

徐京坤駕駛帆船環地球一圈。(取材自微博)
徐京坤駕駛帆船環地球一圈。(取材自微博)

★盼組中國隊 參加美洲杯

這次參加旺代環球帆船賽,徐京坤透露,「這是我終生的夢想,我特別想成為一個非常勇敢的人,特別想去觸摸自己的極限,特別想去看看『旺代』——所謂我們中國航海人的禁區。」他也強調這次完賽不是終點,也不是結束,「對我來講,當我到港的那一刻,便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是中國航海的全新開始。」

徐京坤對未來充滿期待,參加2028年旺代帆船賽、組建中國之隊參加美洲杯帆船賽,打造自己的超級三體船以創造世界環球速度紀錄,都是他的新夢想。

此外,徐京坤還希望成立航海學院,幫助更多中國青少年和殘障兒童通過航海獲得技能、勇氣和力量,把自己的經驗傳承下去。他表示,現在中國從事航海運動的人太少, 很多信息沒有中文資料,相較之下,歐美選手在近代幾百年的傳承裡,能夠更容易地獲得經驗。

徐京坤說:「我的上半場太艱苦,下半場我要找到一個能讓我持續保持熱情和快樂的事情。幫助更多的孩子們,讓他們從航海中受益,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暴雨 餃子

上一則

澤倫斯基見川普前 俄國安高層蕭依古抵華 將與習近平會談

下一則

日媒:3日本人在北京從事「居留事由不相符」活動被拘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