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受訪被問尋求第3任?川普:我不是在開玩笑

川普:若伊朗不達成核協議 將遭轟炸

「野豬獵人」護農 新職業賺錢、樂趣兩不誤

為合理控制野豬數量,近年中國多地成立護農隊,成為專門的野豬獵人,月均收入可在人民幣1萬元左右。(取材自四川廣電)
為合理控制野豬數量,近年中國多地成立護農隊,成為專門的野豬獵人,月均收入可在人民幣1萬元左右。(取材自四川廣電)

中國多省近年野豬成災,野豬捕獵成為行業新寵,多地也因此出現「護農狩獵隊」,據統計,目前全國各地「護農狩獵隊」已超過200支,其中有些隊伍已進入公司化專職運作。在中國多地祭出的各種獵豬補貼政策下,不少獵豬人的月均收入可超過1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378美元),一個團隊打300頭豬可賺進60萬元(約8.2萬美元),「職業獵人」正成為新興行業,也吸引不少年輕人加入。

建隊成本高 16獵犬喪生

據紅星新聞報導,作為四川甘孜丹巴縣公益護農隊隊長,劉旺近一年來都在丹巴,他和團隊拿下丹巴縣野豬防控試點項目,任務是獵捕300頭野豬,每捕一頭可獲補貼2000元(約275美元)。團隊由劉旺擔任隊長,負責整體指揮調度;飛手,負責用熱成像無人機搜索野豬位置;師傅,多為經驗豐富的老獵人,和獵犬一起在地面追蹤野豬;機油手,持長矛追擊,負責最後直接捕殺野豬。

四川一護農隊的獵狗正在追捕野豬。(取材自四川廣電)
四川一護農隊的獵狗正在追捕野豬。(取材自四川廣電)

劉旺是四川涼山冕寧縣人,今年38歲,曾練過8年拳擊,後來當了5年兵,如今經營砂石廠和廢鐵廠。2024年,他組建丹巴縣公益護農隊,一度認為獵捕很容易,「想著幾下完成300頭野豬任務,把60萬元補貼掙到手」。然而初期經驗缺乏,加上丹巴地形複雜,他投入20萬元僅捕到5頭野豬,後來添購了無人機等裝備,獵捕工作才真正上手。

在劉旺看來,這是個高投入項目。他算了一筆帳,一組獵犬要6到10隻,一只獵犬稍貴的要兩三萬元,便宜的也要兩、三千元,因此購買一組獵犬光成本就要6萬元到10萬元。此外還要購買無人機、追蹤儀及二手車等裝備。最後是人工成本,每月要支付隊員工資,「護農隊才成立一年,已投入幾十萬元」,他說。

中國一護農隊團隊配備諸多先進器材,包括無人機、追蹤儀器等。(取材自海報新聞)
中國一護農隊團隊配備諸多先進器材,包括無人機、追蹤儀器等。(取材自海報新聞)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非常勇猛兇悍,一般需要4到6隻獵犬才能對付一頭野豬,圍獵過程非常艱險。劉旺說,今年,護農隊已有16隻獵犬在獵捕過程中喪生。獵捕一頭野豬有2000元補貼,但死去一隻獵犬就可能損失一兩萬元。獵犬受傷更為常見,治療費也不菲。

五虎將精銳 月薪均破萬

為盡快完成任務,劉旺招募了一些外地隊員,護農隊在鼎盛時有40多名隊員和160多條獵犬。隊員來自全國各地,但不少隊員覺得在丹巴獵捕野豬很辛苦,沒堅持下來。目前,該護農隊共有5名固定聘用人員,堪稱「五虎將」,月薪均超過1萬元。他們各有所長,已然成為「職業獵人」。

劉旺和他的獵犬。(取材自紅星新聞)
劉旺和他的獵犬。(取材自紅星新聞)

「飛手」王志華,今年34歲,來自四川達州,被大家調侃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男人,他凌晨3點就開車上山,用無人機追蹤野豬。「幹了這份工作後才真正體會到其中樂趣,獵捕野豬很刺激」。他的足跡遍布陜西、寧夏等多地專門為護農隊做無人機「飛手」,去年底在劉旺招聘下轉戰丹巴縣獵捕野豬,月工資是5000元底薪+提成。

護農隊還有3名「機油手」,23歲喬偉是其中之一,根據「飛手」提供的位置,在獵犬拖住野豬間隙中,喬偉擔任持長矛刺向野豬完成捕獵任務的角色,他在大學讀的是體育專業,優勢是跑得快,總結自己的獵捕心得:「簡單說,就是快準狠,力求一擊必殺」。34歲的田蕭也是「機油手」,他說,「在滿足興趣愛好的同時,每個月還能掙1萬多塊錢。雖然辛苦但很自由」。

劉旺和喬偉、周強、鄧小紅成功獵捕到野豬。(取材自紅星新聞)
劉旺和喬偉、周強、鄧小紅成功獵捕到野豬。(取材自紅星新聞)

已逾200隊 有的不收費

實際上,丹巴縣公益護農隊只是全國眾多防控野豬護農隊的一個縮影。2023年6月起,野豬從「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正式調出,獵捕不需要再辦理狩獵證,為致害防控工作掃清了障礙。

在這背景下,劉旺認為,獵捕野豬有望成為一個新行業。不過,目前國內大多數護農隊都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沒有經濟支撐,很難堅持下去。截至目前,全國護農狩獵隊已超過200支。

今年9月,寧夏西吉縣林草局發布公告招募野豬捕獵隊伍,計畫在縣域內獵捕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來自各地的6支野豬捕獵隊伍入選,「城市獵人」護農隊就是其中之一。隊長張騰飛表示,護農隊建隊兩年已投資近100萬元,在西吉縣完成50頭野豬的獵捕任務後,目前已轉戰陜西安康。

該護農隊的「飛手」李尚學說,雖沒想通過這行業賺錢,但西吉之行對他們的短視頻帳號流量拉動很大,最高一條的播放量達1800萬,如今帳號粉絲漲到23萬,已實現流量變現。

另據江蘇廣電融媒體報導,四川省重慶市「石柱小鵬護農獵隊」負責人小鵬表示,2019年前後重慶當地野豬數量激增,嚴重破壞農業生產,有著家族狩獵傳統的他就組建民間護農隊,近幾年來已協助政府捕獵大約上千頭野豬。

小鵬說,他和團隊捕獵野豬的行為是純粹的公益助農,並不收取農民和政府部門任何費用,也不通過捕獵的野豬獲利,捕獵產生的人員、物資等各類成本,基本都是通過在平台直播帶貨渠道產生的利潤做反哺。而流量除能帶來收入,也成為他們科普宣傳管道。這對團隊經營和治理野豬之患都有加分作用。

隊員將獵捕到的野豬背過溪流。(取材自紅星新聞)
隊員將獵捕到的野豬背過溪流。(取材自紅星新聞)
四川一護農隊將捕獲的野豬扛下山。(取材自四川廣電)
四川一護農隊將捕獲的野豬扛下山。(取材自四川廣電)

二手車

上一則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馬拉松 下月在北京開跑

下一則

智元機器人「靈犀X2」 毫秒級互動、判斷人類情緒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