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山東大爺百米跑進14秒 人生賽道活出精采

山東大爺71歲開始練習短跑、湖南阿姨47歲戒掉牌癮投入健身,他們用自身的毅力和堅持,活出了更精采的人生,更要以自己為例,告訴所有人「運動健身永遠不嫌晚」。
老金對速度的渴望,從跑步的姿勢就能感受到。身子前傾,脖子使勁向前伸。起跑之初,他上身和地面幾乎呈30度。慢慢地,這個角度逐漸變大,直至上身挺起來,72歲的老金咬著牙,脖子上凸起青筋。

★半路出家 71歲開始練習
新京報報導,老金名叫金輝,生在山東的他71歲時才開始練習短跑,是短跑界的「新秀」。但他投入全副身心,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跑出了百米13秒57的成績,打破了同年齡的全國紀錄。
為生活奔忙了大半輩子的老金,在2024年才正式開始練習跑步。那時的他覺得自己在跑步上「就是個小學生」,不論是動作、技術、體能都落後別人。
「半路出家」的老金在短視頻平台上傳了自己的跑步視頻,在評論區向網友拜師。有人指出他跑步時前傾角度太大,會壓著前腿抬不起來,有人建議他擺臂的動作要調整,老金把這些都記下來,在訓練前打開手機看上幾眼。老金在網路上看到一名體育生起跑漂亮,就把他的視頻下載下來,用0.2倍慢速細細研究,一遍遍模仿,直至形成自己的肌肉記憶。
除此之外,老金還把跑步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他常常邊走路邊高抬腿,上下樓時每一步都用力往上蹬,「你就得每時每刻都圍繞這個中心在努力,才會提升成績。」
這個經驗來自他曾經對足球運動的投入。報導指出,2008年,老金退休後和子女定居青島,住家緊鄰體育街,當地老年足球隊經常在那裡訓練。兩年後,喜歡足球的老金也加入其中,而隊裡很多人曾是專業足球運動員,跟他們相比,老金的技術差很多。
好強的他為了不落人後,別人訓練時跑5000米,他就再多跑2000米,還向每個隊友討教,也就是在這段期間,老金打下了良好的體能基礎。
因為跑得快,隊友們建議老金去試試專業跑步比賽,還給了他一雙舊釘鞋。從此,老金踏上了他的短跑之路。
他參加了2023年中國田徑大師賽青島站的比賽,雖然前70米一直處於領先,但在後段開始感到腿抬不動、氣也喘不上來,才領悟到自己「根本就不會跑,不會合理分配體能」。
最終老金以15秒26的成績取得第二名,不服氣的他開始有針對性地訓練自己,思考如何分配體能、把最後的力量發揮在衝刺上。隨著參加的比賽愈來愈多,老金成了同一年齡組「數一數二」的人,認識他的人也多了起來。

★戰績輝煌 不斷刷新紀錄
這股不服氣的勁兒,貫穿在老金的人生中。
老金回憶,這個特性承自於父親。老金的父親是名老兵,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身受五處槍傷、一處手榴彈傷,在戰場上肋骨折了好幾根,肝臟沒了三分之一,留下一副傷殘的身體。父親無法承擔更多勞動,但他還是到處打零工、幫人種水田掙錢養活一家人。
報導指出,老金上小學二年級時,他們一家搬到內蒙古生活。在異鄉的生活極其困難,作為長子的他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
為了生活,老金上學以外的時間被各種農活填滿,他走十多里地的路去背柴,當他背著和自己一樣高的柴翻山時,腰幾乎要彎折到90度。
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老金更努力工作。當時體重55公斤的他,常常要扛起80幾公斤的氧氣瓶,別人是兩人扛,他就自己一個人扛到肩膀上「嗖嗖」地跑。
來到人生後半段,老金已經不需要再背柴、扛氧氣瓶。現在,他的腰彎下,是為了讓自己跑得更快。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年輕時扛起的重量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鍛鍊了他的肌肉。
2024年10月,老金重回中國田徑大師賽賽場,不但拿下五個項目的金牌,還在男子70-74歲100米項目中跑出13秒57的成績,打破了這項比賽的全國紀錄。老金形容,那是他這一輩子最幸福的時光,意味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得到了回報。
2025年3月15日,老金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WSE田徑公開賽,獲得男子70-74歲組100米、60米、200米三個項目的冠軍,再為自己的得獎紀錄刷新戰績。

★人生暮年 還要繼續奔跑
報導稱,隨著名氣漸長,開始有體育生找他簽名合影,比賽前看台上會傳出給他加油的聲音。老金喜歡這種被關注、被鼓勵的感覺。在跑完後,他一定會向看台上的觀眾揮手致意,感謝那些目光和為他發出的呼喊。
老金也用心對待著在短視頻平台上與他互動的人,每次回覆評論時,他都會點進對方的主頁,看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有哪些優點,再在評論裡誇讚一番。雖然這得占據他每天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但老金堅持這麼做,如同向看台上給他加油的人表示感謝,「人得講良心」。
不少網友擔憂他年紀這麼大還跑步會有風險,老金表示,自己的身體條件允許,家人也都支持他繼續跑下去,他希望在此後的人生裡,能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老金的視頻主頁上,密密麻麻全是他奔跑的片段。冬天在戶外訓練時,他的頭和臉都包得嚴嚴實實,戴著眼鏡,單看步態,跑起步的老金仍舊是一個年輕人。
在人生暮年,老金要繼續奔跑,在賽道上為自己贏得掌聲。

●47歲戒賭健身 60後湖南阿姨練出少女身材
運動不但能強身,更能讓人維持良好體態。湖南有一名60後阿姨,原本沉迷於牌桌上的快意廝殺,後來在47歲時開始居家自學健身,搭配飲食調整,不但成功擺脫賭癮,還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身材宛如少女。
自媒體「真采之家」報導,60後的貝姨(化名)在開始健身前,是個從年輕時就迷上打麻將的賭徒,只要沒事就往麻將館裡鑽,嚴重時還會在牌桌上坐上一整天。有一次她打麻將打得太入迷,甚至忘了要去接孩子放學,一直到晚上7、8時才想起來。
貝姨說,她去到幼兒園時已經關門了,回到家,隱忍的老公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對她發脾氣。貝姨雖然下定決心不去賭博,但還是抵不住誘惑,最後變本加厲,每天除了回家吃飯、睡覺外,對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只關心當天的牌局設在哪個地方。

貝姨自承,她最瘋狂的時候應該是在健身前四年那段時間,老公早就不再管她,孩子也上大學不用操心。自己快要退休也沒怎麼去上班,手裡又有閒錢,每天起床就去賭,經常打到第二天凌晨,甚至還會通宵。
這幾年糟糕的生活方式,讓貝姨比同齡人看起來老很多;長時間在牌桌前打牌,也讓她背疼、腰痛,甚至走起路來兩腿發硬。
偶然一次洗完澡,貝姨突然發現鏡子中的自己憔悴滄桑,腰上堆積一圈鬆垮垮的贅肉,之前的肌肉線條毫無蹤跡。對自己感到極其陌生的她下定決心,得運動起來把贅肉減下去。
她買了一台跑步機,只要不去打牌就是跑步。持續跑了十天,貝姨感覺掉了一些脂肪,也慢慢開始喜歡跑步後酣暢淋漓的快感。這是第一次,有賭博以外的事物能讓她感到興奮。
貝姨開始搜尋瘦腰的辦法,多年賭博讓她變得急功近利,而健身卻是最需要長期積累的。她練過平板支撐,但堅持一個月沒效果就再搜尋其他運動。如此反反覆覆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每天汗流浹背、肌肉痠痛,效果卻不如人意,貝姨開始進入自我懷疑。
後來她才知道,自己是因為不科學的訓練進入了瓶頸期。於是她開始關注各類健身博主,加入一些交流群,從頭學習健身專業知識。
貝姨從最基本的健身名詞、術語開始學起,遇到不懂的就問百度、問網友,問清楚了就記在筆記本上。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成了健身「小達人」,訓練前會先看是有氧還是無氧運動,需要耐力還是力量,訓練後測心率、拉伸身體,也逐漸在健身中找到了更多樂趣。
長期久坐麻將桌前,貝姨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從外表輪廓看像是一顆梨,腰圍明顯大於臀圍,四肢較細。她開始查找資料、請教教練,這種身材就需要進行核心訓練,以減脂為主。
隨著健身經驗和知識的增長,貝姨的訓練方式也不斷調整,由單純的「孤立動作」到「複合動作」,帶動身體肌肉群全部參與進來。她表示,對女生來說,做更多的複合動作能夠更快地幫助塑造緊緻的身材。除了運動,貝姨也搭配健康飲食,她在網路上搜尋食譜,持續進行減脂訓練。
每學一個新的動作,貝姨都會用手機拍下來,檢視自己的動作是不是正確?也下載了運動App,及時掌握自己的身體數據。健身五年來,她整理了九本健身筆記。
自從迷上健身之後,貝姨再也沒去賭博了,生活的很有規律。現在,她每月制定一次訓練計劃,每天早上5時半起床,6時開始訓練,每次一個多小時。
貝姨表示,她保持健身熱情的一大祕訣是多種多樣的健身方式,比如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以有氧為主,後來就是小型的器械,之後就是重訓。除此之外,她更迷上了徒手健身,還開始練習瑜伽。
現在貝姨老公對她的變化非常高興,兒子也大力支持。貝姨說,兒子以前剛大學畢業的時候比較胖,她帶兒子一起訓練,「他兩個月瘦了近10公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