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神秘數字」籲暗殺川普?前FBI局長挨轟後刪文

只用兩樣保養品 62歲女「看似僅40歲」揭青春秘訣

「身體賭局」耍酷文身代價高 想洗掉還不一定成功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一些文身師會從網路抓圖下來,文在人的身上。示意圖。(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視覺中國圖)
一些文身師會從網路抓圖下來,文在人的身上。示意圖。(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視覺中國圖)

前言:從誘導未成年人消費的短視頻內容,到監管缺位之下的非法經營,從不規範操作導致的健康風險,到清洗文身時的高昂代價,隱藏著一條龐大的灰色產業鏈。

文身,這個曾被視為小眾的「審美」方式,已悄然成為中國青少年爭相效仿的「個性表達」,「未成年人文身潮」正席捲全國。然而在這股風潮背後,一場以未成年人皮膚為賭注的「商業賭局」正在上演。未成年人不了解這種半永久性的身體改變對自己日後人生的可能影響,相關行業監管也沒跟上,都使得他們成了文身行業的圍獵對象,引發問題不容忽視。

15歲的衝動 自卑至今

10年前,15歲的張豆豆第一次文身後,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酷,反而成了長期的困擾。那時的張豆豆是一名叛逆少女,每天翹課去網吧打遊戲,認識了不少和她差不多年紀的未成年人,這些人幾乎都有文身,張豆豆覺得「太酷了」也仿效,但念初中的她無力負擔文身一次需兩三百元(人民幣,下同)的花費,經她常去的美甲店推薦,由美甲師為她文身。

美甲師拿文眉機給她文了幾個很醜的字母。「因為太醜了,都沒有收我錢」,張豆豆後來才知道,美甲師只去文身店當過一個月的學徒。美甲師還告訴她,文眉機文出來的東西屬於半永久,一兩年就沒了,誰知道這幾個很醜的英文字母從此就留在了她的胳膊上,再也沒褪去。

「15歲的文身,讓我自卑至今。」想起往事,張豆豆十分後悔。文身,實際上是不可逆的「皮膚烙印」。上海長征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潘搏解釋,文身是一種將色素注入皮膚中的藝術形式,通常會用文身機將彩色或黑色的墨水注入皮膚的深層。這些墨水顆粒比較大,免疫系統無法清除,因此文身很難消失。

過來人苦勸:肯定後悔

無奈之下,半年後,張豆豆只好用人生第二個文身把這幾個字母遮住,並決定學習文身,一來省下文身的錢,二來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文身。進入文身行業後發現,像自己當年一樣盲目、最終衝動文身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數。學習了四五年後,張豆豆自己開了家文身店。她給自己定下一個底線,就是不給未成年人文身。

覺得周邊朋友有文身「很酷」,是一些青少年決定跟進文身的原因之一。示意圖。(取材自...
覺得周邊朋友有文身「很酷」,是一些青少年決定跟進文身的原因之一。示意圖。(取材自微博)

「未成年人文身肯定要後悔的」,張豆豆反思,未成年時沒有經濟實力,幾十元甚至兩三百元也很難找到手藝好的文身師,這導致的後果就是在自己身上文了一個很醜的圖案,特別是有可能面臨退學,成年後找工作陷入窘境等。但並非所有文身店從業者都有這種自律。

行業門檻低 遍地開花

「這個行業門檻很低。」北京某文身店店主周為表示,整個行業最早一批的從業者,並非由具備美術功底的文身師帶動發展,而是一些人為了生計開始摸索,看到合適的圖案就拓下來,文在人身上。最典型的是風靡一時的「雕牌」肥皂包裝上面的老鷹,引發了第一代文身師的爭相模仿。

隨著技術設備和衛生條件的發展,耗材變得很便宜,文身店變得多了起來。不過,開文身店只需辦理營業執照,無須醫療美容資質或衛生許可,不少從業者多為自學或短期培訓上崗。在很多小城市中,文身店也開始遍地開花,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更多。

賺流量生意 低價誘客

文身行業也在「卷價格」。不少人學習幾個月就開始為消費者文身,價格偏低,幾百元甚至幾十元就能做。為爭奪更多客戶,在短視頻平台興起後,未成年人成為他們鎖定的目標。

中國文身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本高接觸過不少想文身的未成年人,他發現這些孩子基本沒有太強的經濟能力,不少人想通過文身博眼球,或通過文身做直播賺流量。

來自四川的「文面男孩」夏朝勇就是其一。2020年底,他一夜成名,抖音粉絲一天增加了近百萬,全因時年14歲的他,臉上文了多個圖案,有綠色太陽、綠色鱗片,還有鬼怪般若,不少文身從業者想從他身上獲取流量,爭相和他的「文面臉」合影。平台對此類視頻開始治理後,又出現了新的花樣:「僅需68元,小姐姐親手為你文製精美圖案」等廣告充斥。

夏朝勇曾在14歲時滿臉、滿身文身,一度被父親趕出家門,也找不到工作。(取材自微博...
夏朝勇曾在14歲時滿臉、滿身文身,一度被父親趕出家門,也找不到工作。(取材自微博)

低價對未成年人很有誘惑力。「我當時就被那個『298元大花臂』的廣告吸引了,覺得特別划算。」20歲的林尚說,「但文身之後很後悔,從14歲到20歲,我都很自卑,同齡人都穿個背心打球,但我可能得穿個長袖」。

速成文身師 良莠不齊

文身店老闆高楠說,一些被低價文身吸引的未成年人,最終被誘導文了一條花臂,還有可能被老闆收為徒弟、學習文身,繼而找到身邊的未成年朋友前來文身,以此拓展客源但從行業標準來看,一名文身師最起碼要三五年才能出師,甚至十年才能真正成熟起來,但不少人是通過培訓班學習一兩個月就速成了文身師,行業良莠不齊。

文身行業良莠不齊,且缺乏監管相關的專門法規。(取材自小紅書)
文身行業良莠不齊,且缺乏監管相關的專門法規。(取材自小紅書)

在短視頻平台上活躍的文身店,不少都存在「價格誘導」現象。許多廣告通過低價引流,但實際上顧客到了店裡才知道,那只是「首單體驗價」,要文整個花臂可能至少要兩三千元。所謂的「68元」、「98元」只是極小面積的「體驗價」,實際文身價格往往是廣告宣傳的3到5倍,而顧客往往會在經過店內人員說服後因「沉沒成本」心理而接受高於預期的價格。

感染風險高 刻意淡化

更令人擔憂的是,文身行業的一些從業者明顯以未成年人為目標受眾,巧妙利用了未成年人對身分認同和群體歸屬感的強烈需求,大量植入「酷炫」、「個性」、「潮流」、「二次元」、「國潮」等青少年喜愛的亞文化元素,還鼓勵未成年人相互邀約進行文身的「勇氣挑戰」等等,刻意淡化文身過程中的疼痛和風險,並發展一套「暗語體系」規避監督。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文身師坦言:「這些都是營銷手段。實際上,文身是一個相當疼痛的過程,需要破皮見血,而且有感染風險。但這些在視頻裡都不會展示,否則誰還敢來消費?特別是那些膽小的孩子」。

洗文身更痛 未必成功

上海長征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潘搏常接診因文身感染而就醫的患者,他表示,文身和清洗文身過程中存在了醫療風險,「一般一個星期以內會出現皮膚感染,因為它是要破皮的,可能會出現一些金葡菌的感染,上面會有膿包出來」。而文身使用的針具如果消毒不徹底,甚至可能導致乙肝、丙肝、愛滋病等血液傳播疾病的交叉感染。

一名女性胳膊上的文身,洗了3次後的效果對比。(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受訪者供圖)
一名女性胳膊上的文身,洗了3次後的效果對比。(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受訪者供圖)
一名女性胳膊上的文身,洗了3次後的效果對比。(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受訪者供圖)
一名女性胳膊上的文身,洗了3次後的效果對比。(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受訪者供圖)

多位嘗試清洗文身的人士還表示,清洗過程遠比文身時更加痛苦和漫長。「洗文身確實是個很複雜的過程,一般需要5到6次,每次間隔1到2個月,而且還不一定能洗掉」,潘搏說,「文身洗掉的難度與文的深淺和墨汁濃度密切相關,如果是專業文身師,而且文得很深,是非常難洗的,洗完可能還會留有疤痕」。

除了疼痛感加倍,清洗文身的高昂成本勸退了很多人。潘搏介紹:「正規醫院使用的鐳射設備動輒上百萬元,操作費用也不低。一次治療至少要兩三千元,如果是大面積文身,一次可能就要上萬元」。這也成為不少家庭的負擔。

限制就業入伍 後遺症多

文身還可能給未成年人的未來就業、入伍等帶來限制。據了解,公務員、員警、空乘等多個職業對應聘者的外表有嚴格要求,明文規定面部或明顯部位有文身者不予錄用。潘搏說,門診有很多來洗文身的年輕人,就是為了考公務員或者入伍。但即使是洗掉了文身,皮膚上的疤痕也可能影響體檢結果。

洗去文身後的夏朝勇。(視頻截圖)
洗去文身後的夏朝勇。(視頻截圖)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文身師在沒有醫療資質的情況下,非法從業為顧客提供「文身清洗」服務。潘搏強調:「清洗文身需要專業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如皮秒鐳射等,這些設備價格昂貴,操作不當可能導致皮膚灼傷或疤痕增生」。

高楠也說,市場上存在一些低價的「文身清洗」服務,使用的往往是廉價的設備,功率和效果遠不及正規醫療機構的設備。部分無資質人員甚至使用化學藥劑「腐蝕」皮膚,試圖通過破壞表皮組織來去除文身,這種做法極易導致嚴重的化學灼傷和永久性疤痕。

市場准入 監管卻沒跟上

對於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這種半永久性的身體改變可能成為他們一生的負擔。相比嚴重後果,市場准入和監管卻沒有跟上。

「文身店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執照,去市場監管部門拿一個執照就可以,在醫療衛生許可方面也沒有什麼規定。」一位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了當前文身行業最大的監管漏洞。「儘管文身過程會破皮見血,但在現行法規中,它並不被視為醫療行為,這導致許多文身店在消毒設備、操作環境等方面存在嚴重隱患」,應該要按醫療行業來管理。

現實是,許多文身從業者僅通過短期培訓或自學掌握技術,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消毒觀念。張豆豆說,以最基本的衛生情況來講,不少文身店經營十分不規範,有的全程不換針頭,經常是一個針頭用到底。

目前,中國尚未出台專門針對文身行業的法律法規。2022年6月,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但對於違規行為的處罰措施和責任部門仍缺乏明確規定。目前全國僅有海南等少數省份出台了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的處罰措施的地方性法規。

籲訂法規 違者公開姓名

「我們也想管,但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坦言,「即使發現文身店違規為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我們最多只能以『虛假宣傳』或『無照經營』等理由進行處罰,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李紫微所言:「目前對於違規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的經營者,最終大多只是責令其改正、承擔清洗費用、沒收違法所得等,這對文身店及經營者沒有起到應有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文明也建議,有必要出台全國性的文身行業管理條例,明確違規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的法律責任。

全國人大代表李紫微建議,對於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的個人或組織,應依法從重...
全國人大代表李紫微建議,對於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的個人或組織,應依法從重處罰。 ​(取材自微博)

此外,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探索文身行業的標準化建設。如上海、深圳等地的文身行業協會已制定行業自律公約,明確會員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違者將被除名並公開曝光。

潘搏則提醒廣大家長和青少年:「要在張揚個性的同時保持理性,不能衝動。文起來太容易了,但把它洗掉卻太難了」。

一位全身多處文身的文身師正在為客人文身。(取材自小紅書)
一位全身多處文身的文身師正在為客人文身。(取材自小紅書)

字母 國務院 抖音

上一則

中最大規模 安徽火電充電寶主體完工 目標年減排8.5萬噸

下一則

廣西工人不滿被拖薪 高山橋上「雲端衝突」多人被捕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