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洛市4萬人無家可歸 最新調查6年首下降

不親赴土耳其?川普派魯比歐出席俄烏談判

金融數據罕見負成長 中國經濟恐蕭條

中國4月金融數據罕見負成長,多數觀點認為這意味著金融空轉,並擔憂中國經濟可能快要步入蕭條。不過中國機構與專家分析則認為,負增長與暫停銀行手工補息、金融數據「擠水分」等技術性因素的擾動有關。

人行日前發布社融數據顯示,4月新增貸款7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010億美元),新增社融減少1987億元,為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值;廣義貨幣(M2)年增率7.2%,為有統計以來最低增速;狹義貨幣(M1)年減1.4%,為有統計以來第二次出現負增長。

對於4月信貸社融的規模和結構,外界認為幾乎全口徑超預期惡化,特別是新增社融規模、M1年增率、民眾和企業的短貸與中長貸等多個指標同時呈現負增長,連機構都稱「實屬罕見」。

對於上述數據,網上引起許多討論,多數討論跟預期仍低落,民眾、企業信心不足,導致借貸降低、民眾提前還房貸,存款進一步高企,經濟仍低迷有關,也有觀點擔憂中國經濟可能將逐漸步入蕭條。

國盛證券研報則指出,數據回落也是地產和消費等內需不足的體現,但判斷降幅會如此大屬於技術性因素擾動,畢竟4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進出口、中觀高頻等數據均未如此異常。

對於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下滑,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主要原因為自4月以來,在季節性因素以及手工補息受到嚴格監管的背景下,許多存款資金轉移至銀行理財等資管產品等「存款搬家」現象;貨幣供應量下滑主要是由於監管對於部分不合規的存款產品「擠水分」,也和目前財富管理方式更加多元有關。

貨幣 證券 蕭條

上一則

美股撐住連三周漲勢 別指望科技大咖財報超標再掀漲勢

下一則

黃仁勳兒女進輝達前曾開酒吧當廚師「多元經歷」引關注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