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行行長易綱:中國「轉型金融」須要國際合作
博鰲亞洲論壇今年的金融圓桌,以「轉型金融與零碳未來」為主題,中國兩位前央行行長針對該議題進行觀點交流。前人行行長易綱表示,轉型金融需要國際合作,也需要清晰的標準和信息披露要求,還需要提供激勵機制;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前人行行長周小川則認為,需要有更好的價格機制。
「轉型金融」為資本市場關鍵熱詞,希望資金用途更側重於鋼鐵、水泥、石化等高碳排產業的減碳轉型,但也引起質疑會否成為排碳大戶「漂綠」工具,因而引起爭議,同時定義也仍模糊。易綱針對轉型金融提出三點看法:一是需要國際合作。他指出中國中國在二十國集團框架下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此前已制定《G20可持續金融路線圖》、《G20轉型金融框架》等文件,「雖然美國政府對綠色金融政策態度發生了變化,但仍然要感謝美國同行、尤其是與美國財政部的合作,使我們能夠在G20層面共同制定這兩份重要文件。」。
第二點,是需要清晰標準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是當前的重點工作。人行在制定轉型金融標準上取得重要突破,涵蓋鋼鐵、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希望建立明確標準,使轉型金融的定義更加清晰,從而防止「漂綠」。
第三點,提供激勵機制。人行推出兩項再貸款工具,以支持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其中一個關鍵要求是,所有使用這些政策工具的金融機構,必須定期披露其支持項目或企業的碳排放信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