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原產地新規 分析指兩類公司將受益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發布最新規定,明確了以「集成電路」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分析認為,在這項規定下會有兩類晶片公司獲益,一類是輝達、AMD這些不受原產地稅收影響的美國AI晶片廠商;另一類是替代美國德州儀器、ADI等成熟製程產品的中國晶片公司。
近期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市場上關於進口晶片徵收關稅原產地的認定原則有不同的解讀,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發布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建議「集成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
第一財經報導,這意味在美國以外地區代工的晶片將不受反制關稅的影響,其中最受關注的輝達對陸出口的人工智慧晶片H20產地屬性可能也將清晰,這是由於目前這些AI晶片由台積電位於台灣的代工廠流片。此外,包括AMD和高通等廠商也由台積電代工的晶片廠商,受關稅影響預計也有限。
一家上海本地封裝測試公司負責人指出,積體電路的製造鏈從晶片設計開始,到晶片製造和封裝測試,涉及大量環節,這個原產地認證規定相當於明確以晶片製造產地為原產地。比如在台積電生產的晶片,不管是哪家做封裝、哪家的產品、誰設計,原產地就是台灣;在美國的工廠裡生產的CPU,不管在哪裡封裝,原產地就是美國。
德州儀器大部分晶片都在美國工廠生產,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向德州儀器再資助16億美元,在德州和猶他州建設三個晶圓廠。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認為,德州儀器以及一些模擬晶片IDM生產商可能會受到較大的衝擊,而英特爾、博通等近年來開始分散全球供應鏈,美國生產晶片的比重相對降低,可能會對沖一部分影響。
一位國內晶片企業負責人認為,從此次晶片原產地的認證規定來看,兩類晶片公司獲益,一類是輝達、AMD這些不受原產地稅收影響的美國AI晶片廠商;另一類是替代美國德州儀器、ADI等成熟製程產品的中國晶片公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