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投行報告 中國今年GDP增速 下探3.4%

中關稅戰不斷升級,外資投行摩根史坦利(大摩)、瑞銀相繼發布最新報告,將中國今(2025)年GDP增長預測,由此前的4.5%、4%調降至4.2%、3.4%,瑞銀還進一步將明(2026)年中國GDP增長預測降至3%。
彭博報導,瑞銀預料中國國內投資和消費將繼續受到關稅戰負面影響,政策刺激效應減弱,美國關稅也將大幅減少外部需求並增加中國國內價格下行壓力。瑞銀報告提到,預計中國今年CPI和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又稱平均物價指數)在2025年和2026年均為負值。
瑞銀並指,關稅衝擊對中國出口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將引發中國經濟重大調整。若當前加徵關稅保持不變,將拖累中國GDP減速超過2個百分點,儘管預料中國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然而,由於美中關稅稅率存在「極大不確定性」,誤差範圍很高。瑞銀估計,中國對美國出口未來幾季料將降三分之二,按美元計,今年出口總額或降10%。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團隊亦發布報告指,預期中國中國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人民幣1兆至1.5兆元(約1369億美元至2054億美元)的額外刺激計畫,且美國對中國關稅將逐步放鬆。雖然額外刺激措施可提振增長0.6個百分點,但未能完全抵銷關稅對增長帶來的衝擊,故大摩將2025年中國GDP增長預測下調0.3個百分點至4.2%,其中,預料今年第4季增長由去年同期的5.4%放緩至3.7%。
大摩估計,北京當局可能在第2季提前實施人大會議宣布的人民幣2兆元的刺激計畫,潛在措施包括溫和放鬆貨幣政策、提前發行部署地方建設債券、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出國家生育補貼,加速消化房地產庫存。
大摩預期,人行可能會降準50個基點,以及削減政策利率15個基點。
除大摩、瑞銀外,高盛已於10日將中國今年GDP增速由4.5%下調0.5個百分點至4%。高盛重申,預計北京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寬鬆力度,政策利率將下調60個基本點,較此前預測的高出20個基本點。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團隊14日報告指出,新風險情景是中國國內經濟增長和政策令人失望,同時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已升至前所未有的水準,引發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高盛並稱,由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也增加兩國在資本市場、科技和地緣政治方面等戰略領域的脫鉤風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