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調查:4成美國人懷疑亞裔忠誠度 63%亞裔憂遭歧視

加國人不去美國去哪?36%取消行程 這國成大贏家

海南封關 「南繁矽谷」盼成全球交流基地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中國農科院國家南繁研究院作物表型團隊研發科技工具協助監測玉米的生長狀態,目的讓作物生長更有效率。(特派記者黃雅慧/攝影)
中國農科院國家南繁研究院作物表型團隊研發科技工具協助監測玉米的生長狀態,目的讓作物生長更有效率。(特派記者黃雅慧/攝影)

海南省內含中國全國最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南繁矽谷」,而該地除了服務中國國內農業科研外,未來海南封關運作後,也可成為與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技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地。

中國農科院國家南繁研究院位於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該院作物表型團隊科研助理李藝超說,科研單位剛開始是自發到海南研究,因為海南溫度特別適合繁育,海南在10月到4月氣溫還能到20度以上,適合水稻生長,大豆玉米等作物也能生長,就不用建溫室,且可種植,後來國家出面安排,提供了支持力量。她說自己現在在實驗室裡做的事情就是想讓農民種植地更輕鬆,讓農民少曬一點太陽,能有充足糧食養活家人。

同樣位於崖州灣科技城的三亞電子加速器誘變育種實驗室技術總工許德春表示,目前實驗室建設已經近三年,這三年來對海南省的熱帶、亞熱帶植物進行輻射誘變育種的研究,雖然尚未產出品種,但已有很多突變材料可利用,這些材料能作為父本、母本來嫁接與雜交。

許德春指出,海南封關成國際島以後,實際上更能拓寬實驗室科技服務的空間。現在著眼點第一是海南,第二是全國,第三會是東南亞地區,因為他們都有一些和海南島相類似的氣候條件和植物。

許德春說,現在已經對熱帶植物,比如說榴槤、三角梅、黃花梨等等熱帶、亞熱帶的植物進行新品種的選育,經驗成型以後,就可以和東南亞盛產熱帶水果的國家科研單位進行合作,提供輻射異變處理,過去因受到檢疫阻礙,每個國家對輸入種子有嚴格規定,封關以後,海南省的種子檢疫就能由海南省完成。這會便利與東南亞地區進行技術交流。

李藝超說,中國現在跟很多國際組織皆有水稻交流合作,因此國際合作有必要,比如基地來自非洲的達科拉院士便是大豆專業,除了跟外籍科學家合作,也跟非洲合作協助解決當地糧食問題。相信封關之後,外籍人才往來會更便利、促進交流。

而技術關鍵在人才,三亞電子加速器誘變育種實驗室目前集合來自中國全國的優秀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南繁科研基地也引進不同主題科研隊伍,比如作物表型組型研究團隊、智慧化數字化團隊、辣椒智能育種等。許德春說,三亞現在對人才特別渴望,因此推出許多人才引進政策,他也喊話歡迎各地人才到三亞進行科研。

東南亞 矽谷

上一則

劉揚偉:鴻海受美國關稅影響較輕

下一則

人民幣跨境支付在東南亞大有斬獲 今年料迎百兆市場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