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鴻海受美國關稅影響較輕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17日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對鴻海布局一定會有影響,但鴻海四、五年前就全球化布局,而且布局很早,受到的影響相對輕。關稅是目前最大問題,沒有人知道接下來如何發展,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鴻海近年持續加強區域化製造能力,鴻海17日公告,再增資美國子公司2660萬美元,持續深化美國布局。
工總17日舉行會員大會,劉揚偉以「生成式AI鴻海實踐報告」為題發表演講。他受訪時表示,貨物自由流通對產業才是有幫助,限制產品流動,就會限制市場和創意,最好是要開放。
他說,鴻海四、五年前就展開全球布局,未來產業趨勢是區域化製造,也因為布局早,雖有影響,但相對比較輕。
劉揚偉坦言,客戶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關稅,現在沒有人知道關稅高低的結果,這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鴻海近期增加印度與美國的布局,17日代美國俄亥俄州子公司Foxconn EV Technology Inc.公告以2660萬美元取得Foxconn EV System LLC股權,作為長期投資。鴻海是全球最大AI伺服器出貨業者,劉揚偉也看好AI商機,透露正積極與多個國家建構AI產業鏈,因各國主權AI意識興起,都會建立當地伺服器,鴻海協助各國發展主權AI,也與經濟部合作,一起帶動台灣AI產業的發展。他分析鴻海在AI布局上有硬體垂直整合的優勢,以手機來說,鴻海可做出65%零組件,AI伺服器零組件有非常大的比重也是鴻海製造。
他強調,美國的星際之門到2029年之前要投資5000億美元基礎設施,這是台灣的機會;亞馬遜AWS、微軟、Google與Meta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持續投資資料中心,加上台灣占有全球AI基礎建設八到九成的市占率,AI市場非常龐大,台灣千萬不要忽視此一市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