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駕駛事故頻發 官方出手整治產品誇大宣傳

中國智能駕駛領域今年邁入「智駕平權」,卻也出現事故頻發的現象,從3月小米SU7標準版在高速公路行駛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到近期駕駛在使用輔助駕駛功能時睡覺的新聞頻繁登上熱搜。中國官方近期開始從產品宣傳處進行整治,要求車企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16日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圍繞《關於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聽取汽車生產企業落實情況及建議。該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隨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17日發聲,呼籲加強行業自律,並強化組合駕駛輔助產品管理落實,規範行業認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進華在署名文章中表示,組合駕駛輔助產品從「可用」到「好用」仍有距離,車企宣傳邊界模糊、用戶認知偏差等問題日益凸顯,因駕駛員錯誤使用駕駛輔助功能導致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財聯社報導,張進華認為,當前多家車企相繼推出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產品,並提出「L2+」、「L2++」等誤導性概念,或在試駕體驗時向消費者演示「脫手」、「脫眼」等操作,易導致消費者對組合駕駛輔助系統過度信賴,易導致使用者高估產品的能力,從而引發安全隱患。
中國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也在17日點名相關罰則,稱車企若通過廣告或宣傳材料虛構、誇大輔助駕駛功能,誤導消費者購買,相關部門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對虛假宣傳行為處以廣告費用5-10倍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若虛假宣傳造成嚴重後果,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可對責任人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