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博物館研討會 亞美社區專家力挺出生公民權

洛杉磯華美博物館(Chinese American Museum)日前舉行研討會,亞美移民專家、活動家和社區成員齊聚一堂捍衛出生公民(birthright citizenship)憲法權利,保障在美出生的兒童自動獲得公民身分,無論其父母移民身分為何。
洛杉磯日報報導,華裔女作家、社會活動家謝漢蘭(Helen Zia)表示,「在我們亞太裔社區,至少有70%的人是在美國以外出生,然如今我們看到你可能被取消入籍資格,甚至失去公民身分」。「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可說是法治崩壞的社會...試想今天的美國,許多人因出生公民權成為公民,但這項權利如今正受到挑戰。」
出生公民權受第14憲法修正案(14th Amendment)保障,任何在美出生的人,無論父母身分為何,都自動成為公民。1898年美國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在「美國訴黃金德」案(U.S. v. Wong Kim Ark.)中確認此一權利。1890年代,出生於舊金山的黃金德從中國返美時,因「1882年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被拒絕入境。21歲的他將案件訴訟至最高法院,最終法院以六比二裁決其為美國公民,因他在美國出生,中國移民的父母並非「受中國皇帝指派擔任外交或官方職務」。該裁決也確立第14憲法修正案中的公民條款應「按照普通法」解釋。
然而,川普上任第一天便發布行政命令,聲稱第14修正案「從未被解釋為適用於所有在美國出生者」,試圖使出生即公民權無效。他的命令還稱,公民身分是「無價且深遠的禮物」,應有更嚴格限制,與其政府打擊移民政策一致。此命令目前被法院阻止,若生效,將剝奪2月19日後出生的非法移民子女的美國公民權。要符合資格,父母親至少需有一人為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留者。
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一項調查顯示,56%美國人不贊成川普的行政命令。研究表明,43%支持者中,72%為共和黨人。華美博物館館長張耀龍(Michael Truong)會上也表示,「誰是美國人,誰能成為美國人等問題影響我們所有人,我們需共同努力保護所有人的公民權和自由。」
當天小組討論會上,與會人一致認為,川普挑戰第14憲法修正案的命令不會輕易通過。該政府至少遭到22個州及移民權利組織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等多起訴訟。
南加州亞裔美人促進正義(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Southern California)組織執行長Connie Chung Joe強調,取消出生公民權的決定將對大多數外國出生的亞太裔社區產生「異常高的影響,所有亞裔都將面臨更嚴格審查,也更可能被視為外來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