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好學歷、高成就不想接棒 華人傳統酒店業後繼乏人

南加州傳統華資旅館業不僅面臨來自高端旅館品牌和新科技管理運營的競爭壓力,還面臨子女不願接手的問題。部分華人業者表示,由於華人第一代移民家庭經營的小規模旅館通常需要24小時隨時待命,非常辛苦,而子女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後,有了稱心的高薪工作,自然不願意涉入父輩經營旅館業,導致後繼乏人。

在洛杉磯地區經營一家汽車旅店的James Z先生表示,他在南加經營旅店已有幾十年,對華人傳統旅館業經營的看法是,多數業者子女不願意接手父母苦心經營的旅館,是一種普遍現象。他自己也遇到這種情況,因為幾個女子都在美國受到高等教育,有很好的職業,年薪數十萬美元,而一般小型旅館,每年收益也就20至30萬美元,且一年到頭沒有假期,子女自然不願接手。
另一家小型旅館業者F先生認為,子女不願接手的華人旅館,往往是經營不善的生意,一年賺不了多少錢,還辛苦。他認為,這些小型旅館經營不好,與業者管理有關。傳統小型旅館業者即使生意還可以,也不願意多投入資金升級,而不注重改善旅館環境就會導致客源減少,收益愈來愈少,最終結果就是被賣掉。但是,與一些旅館後繼乏人的現象相反,他的子女願意接手自家旅館,因為子女在美國學習的專業就是旅館管理。

資深華人旅館業者、前喜瑞都市市長胡張燕燕表示,她經營的酒店是著名品牌,有別於華人傳統經營的十幾個單位的小型旅館、旅館或者Motel。她在多年經營中關注到,傳統華人旅館業處於萎縮狀態,原因是業者子女普遍不願意接手。即便她經營的是名牌酒店,但由於幾位子女分別是醫師、教授以及自己創業經營,對旅館業管理根本沒有什麼經驗,也無興趣,當然無法繼續接手經營。而且若從事旅館業經營,必須長期在業界磨練才行。對於華人傳統小型旅館來說,業者苦心經營多年打拚,若子女沒有興趣繼承經營,最終結果就是一賣了之。若經營得當捨得投入擴大規模,未來由年輕人將旅館升級後也是有出路的。

胡張燕燕強調,經營旅館,選擇合適的管理者非常重要。對於南加旅館業現況,她指出,印度裔業者購買從事經營旅館的數量,已經超過華資旅館。
大洛杉磯旅館協會會長涂小(Elizabeth Tu)指出,傳統華人旅館業者通常需要夫妻24小時親自管理,家庭與旅館在一起,以便隨時處理突發問題,非常辛苦。而他們的子女大多在美國接受教育,走專業路線,也接受了西方觀念,休息度假與工作之間畫分很清晰,當然不會接受父輩24小時待命的旅館業工作。不過,對於擁有旅館業管理專業的子女來說,他們也希望管理大型旅館,發揮自己的專長,未來升級為品牌旅館。
涂小表示,華人旅館業者多年來喜歡單打獨鬥,並沒有形成整體優勢,而印度裔移民在勞動力使用上更有自己方法,人力資源更為豐富。未來或許部分華資傳統旅館會逐漸走向規模化,但由於抗風險能力較弱,同樣面臨市場挑戰,現在說華人業者因為子女不願繼承經營,要放棄了傳統旅館經營市場,還為時尚早。
延伸閱讀:
FB留言